前陣子家裡出現好幾盒這種小方盒餅乾,從我哥房間搜刮了一盒他剛吃完的餅乾盒,突然覺得這個拿來種點植物應該很療癒,於是動手把白色小方盒用洗碗精洗淨放乾。

小方格餅乾盒

小方格餅乾盒

先說我不是很會種植物,但就秉持著實驗的精神,做做看,也無傷大雅嘛!所以下述步驟如果有問題,請園藝達人們留言或私訊告訴我噢!

準備盒子改造

用美工刀在每格底部,用一點力割出十字。其實還滿好割的,如果不小心割太長也沒關係。等一下反摺,摺小塊一點就好,主要是拿來當排水孔。

底部用美工刀割十字,然後向外摺

底部用美工刀割十字,然後向外摺

割完後,將每格十字向外翻,用手指壓一下。

放土、播種

每格底部先放幾顆發泡煉石(很輕,像浮石),約3-4顆,格子很小不需要太多,然後可以開始倒土啦!我用湯匙舀了一些土,把煉石蓋好蓋滿。(有些格我沒蓋滿,導致後來澆水時被沖刷掉,露出煉石。)

我是買一大包有機質栽培介質土,印象中十公斤大約80元台幣,之前去園藝店扛回來想玩種菜用的。

已放入煉石-土-種子-土

已放入煉石-土-種子-土

接著可以開始撒種子,撒完後要再蓋一點土在種子上,然後澆水。如果澆水後,土從排水孔流出,可再補些土蓋上去。

最後種完,土深大約是格子的二分之一高,但我覺得可以再高一點(也許三分之二)。

這次試驗的是芝麻葉或稱芝麻菜(arugula or rocket),因為種子包裝袋上寫發芽率約35%,所以每格我就隨心所欲的倒了不少(到底多怕她不發芽啊XDDDDD)。

種植觀察

1月7日晚上開始種。一開始我是放在半室內的環境,深怕小鳥會把芝麻葉種子吃掉,但還是有讓她曬到陽光。

1月12日第5天,終於發芽了!後來就拿出去室外放了。

芽開始冒出頭了

芽開始冒出頭了

1月22日第15天,長高了不少欸!

快快長大

快快長大

1月25日第18天,越來越茂密了!但有幾格長得不太均勻,所以這天又補了一些種子進去。(現在檢討應該是要補土,可以看見左邊第二排第一格有裸露的浮石,應該是要補土,不然芽的根扎不進去煉石啊!)

越來越茂密,但有幾格有點稀疏

越來越茂密,但有幾格有點稀疏

2月5日第29天,裸露的地方還是沒有芽,但1月25日撒下的種子也開始發芽了,可以看到比較淺綠的葉子。

補上的種子也發芽了

補上的種子也發芽了

後來一直覺得她們沒長高,就繼續這樣放著。直到前天,2月22日第46天,鄰居阿嬤說她後院的空地可以借我種菜,於是我買了秋葵和茄子的苗,想來種種看。正好覺得可以順便來移植芝麻葉啦~

準備移植的最後一天!有幾格明顯長高了!

準備移植的最後一天!有幾格明顯長高了!

沒想到拿頭兩個出來有點悲劇,因為都散掉了!特別是煉石裸露的那幾格。

後來發現從底部擠一下盒子,很容易把整個方塊芽菜擠出來,這個方塊有點可愛!

芝麻菜小時候與方塊土

芝麻菜小時候與方塊土

一格格拿出來,感覺很療癒!很像蛋糕在脫模 (?)

都拿出來了,邊拿邊覺得療癒可愛

都拿出來了,邊拿邊覺得療癒可愛

翻開底部才發現,盤根錯節!

盤根錯節,難怪長不高

盤根錯節,難怪長不高

後記檢討

寫這篇文時,去拍種子包裝,才發現背面寫的第二點!!要間拔啦,難怪長不高。一直牢記發芽率35%這幾個字,卻沒注意到要疏苗這件事。那就當小芽菜把他們吃掉囉!不過真的滿短的,洗他們要很小心。

芝麻菜種子包裝,一包50元,比其他種子貴

芝麻菜種子包裝,一包50元,比其他種子貴

種植物、整理植物的過程其實很舒壓,也很好玩。揀菜留下的根莖或種子、水果吃完的種子等,都可以留下來種在布丁盒或是水果盒。之前在台北租屋,就在陽台種了幾盆,讓小小租屋處也能有些綠意。左一是橘子種子發芽,葉子有橘子香;左二是發芽的薑,再來是利用蔥白發芽(太貪心種太多),最後是用裝葡萄的塑膠盒來種青椒的籽。

正在行光合作用的小陽台上的小植物

正在行光合作用的小陽台上的小植物

這次小方盒試驗有幾點可以改進:

  • 煉石要被土壤完全不蓋,否則露出的部分無法發芽
  • 預留一半的格子,發芽後一定要把芽分到其他格
  • 好好看種子包裝外的種植說明XD
  • 多關心一下發芽後的芽菜寶寶們XDDD

歡迎大家跟我分享你們循環利用塑膠盒,種植物的經驗與照片呢!

近期文章

在臉書上找到我們

文章分類

我是黃妮達 Juanita!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幫助更多人!

也歡迎你幫我免費拍手5下,你的拍手,是我繼續產出更多創作的動力之一。

或是成為讚賞公民,化讚為賞給作者。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