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棕櫚油相關資訊時,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Palm Oil(RSPO,永續棕櫚油認證)這幾個字經常出現。RSPO是由棕櫚油產業中的七個利害關係行業(stakeholders from the 7 sectors of the palm oil industry)所組成的組織,包含:棕櫚樹種植者、加工廠或貿易商、消費性用品製造商、零售商、銀行或投資者、自然環境保護組織、社會發展組織等。

Photo credit to RSPO
會員(Membership)
要經過RSPO認證,首要條件是需要成為其會員。其會員類別分成Ordinary、Assoicate、Affliate等,企業可依自身目前現況申請會員類別。但成為會員,不代表使用的棕櫚油就是來自永續種植的!
RSPO在每個會員檔案下方還附上聲明「This material and accompanying data is based on submissions from RSPO members which has not been independently verified and is provided by the RSPO and authors without warranty of any kind, either expressed or implied. By making use of this material you do so at your own risk and you accept that the author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claims, liabilities, losses, damages, costs or expenses of any kind arising.」,意即會員檔案上的資料來自RSPO會員上傳,沒有經過RSPO獨立驗證,你需要自行承擔使用會員提供的資訊的風險,並接受資料提供方對於該資料造成的任何索賠、負債、損失、損害的成本或費用等,不需承擔任何責任。
有些會員沒有提供任何關於自身企業使用棕櫚油的資料,有些會員在提供的資料中寫到已使用100%永續棕櫚油,但在RSPO認證系統中找不到該企業,該企業在自己的官網也沒有寫到任何關於永續棕櫚油的字眼。
100%都來自永續種植的棕櫚油耶!這件事應該要開心高興的告訴消費者們呀!呵呵嗯嗯哎呀呀~
認證證書(Certification)
RSPO供應鏈證書有四種認證模式,分別為:
- 種植園身份保護模式(Identity Preserved, IP)
- 認證與非認證分離模式(Segregated, SG)
- 認證與非認證混合模式(Mass Balance, MB)
- 證書交易體系(Book & Claim)
在環境資訊中心在《推動棕櫚油行業轉型,除了認證還能做什麼?》一文中,對於該四種認證模式寫的十分清楚,有興趣可以參考該篇文章。
隨機抽樣幾個RSPO會員,發現在其提供的資料中,都是選擇MB的方式。如同在該文中寫到的,「在這種體系中,煉油廠通常會從上百家榨油廠採購原料,但其中只有部分工廠需要經過認證。雖然煉油廠必須公開其供貨廠家的信息,但不必披露其處理的棕櫚油總量。這意味著在這類供應鏈末端只有一部分棕櫚油來自RSPO認證種植園,有時候這個比例會很小。」
那麼,如果企業購買的棕櫚油來源都是MB認證,這樣可以算100%來自永續棕櫚油嗎?
Hmmmmm……

Photo credit to Nazarizal Mohammad from Unsplash
所以呢?
RSPO於2004年正式成立,至今約17年,目前全球通過RSPO永續棕櫚油認證的產量佔棕櫚油總產量的19%。RSPO招致許多批評,包含洗綠棕櫚油企業、對於會員企業約束力低等等。
有些人認為不應該抵制棕櫚油,而應該支持RSPO認證的永續棕櫚油,使棕櫚樹的種植更為永續。我同意在With Compassion & Soul Inc.的這篇說法,而RSPO的「種植園身份保護模式(Identity Preserved, IP)」和「認證與非認證分離模式(Segregated, SG)」,此兩種認證模式較能追溯到棕櫚樹種植源頭。
但若無法辨認追溯,而一昧購買永續棕櫚油認證的產品,就代表至少有81%來自非永續棕櫚油;當我們購買越多永續認證產品,永續棕櫚油使用率卻沒有提升,就意味著要使用更多非永續種植的棕櫚油,也可能代表更多環境被破壞以增加產油量。
然而,為什麼不是提倡停止增產棕櫚油?為什麼不是提倡恢復原本的多樣化生態,而是繼續種植棕櫚樹?其實這個問題不是棕櫚樹,而是「生態環境破壞」。在消費之前,或許能先思考一下,這個產品、作物、肉類的生產環節,是否有來自焚燒雨林取得的耕種地、畜牧場呢?如果要使用雨林地,有沒有可以兼具環境與經濟的做法呢?

Photo credit to Teona Swift from Pexels
或許我們可以想想,以前沒有大規模使用棕櫚油的年代,人們是怎麼生活的呢?
我想起媽媽說,我的外婆以前總會運用花草植物等天然的材料,或許是時候去探索更多前人的再生智慧!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