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AN在台灣吃蔬食越來越方便,也有越來越多日用品的品牌,加入無動物實驗與無動物成分的行列。但在台灣使用「VEGAN」字眼的飲食,卻也常常令VEGAN頭疼。
曾經碰過菜單上寫VEGAN,卻出現起司等奶製品;或是寫VEGAN,餐點成分卻含蜂蜜……,最常遇到的是很多人誤把純素=VEGAN!因為當餐點上寫了VEGAN,就會讓VEGAN安心吃,裡面卻含有蜂蜜、起司、牛奶、雞蛋等動物性成分,而讓VEGAN誤食啊!

Photo by Brigitta Baranyi on Unsplash
VEGAN是什麼?他的中文是純素嗎?
VEGAN
VEGAN是一種不剝削動物的生活方式,包含飲食、衣鞋、保養品、娛樂等生活各個層面,只要與動物剝削有關,就會避免。
例如:
- 不食用蜂蜜、蜂王乳、蜂花粉、蜂膠等利用動物採集的食物
- 不食用製造過程包含動物的食物,例如以魚膠做為澄清劑的啤酒(對,現在還是有啤酒用魚膠做為澄清劑)
- 不使用有動物實驗與含有動物成分的食品和用品
- 不支持也不前往利用動物做為展演娛樂的場所(例如動物園、海生館等)
儘管生活中可能無法百分之百都避免動物剝削,但vegan會盡可能地尋找並排除對動物各種形式的殘忍剝削的產品(seeks to exclude—as far as is possible and practicable—all forms of exploitation of, and cruelty to, animals for food, clothing or any other purpose)。關於VEGAN的定義,可以參考最早提出VEGAN一詞的英國組織The VEGAN Society。
台灣素食分類
台灣的素食分類主要規範的是飲食,從下表可以看出此分類對於「五辛」和「酒」的規範,因為台灣的素食分類大部分與宗教因素有關。

此表參考Vegan Girls 維根女孩製作的圖表(經製表者同意參考使用),調整製作
宗教上將肉、海鮮、五辛視為葷食,佛教經典中有談到五辛(五辛為蔥、蒜、韭、薤、興渠等,不僅指五個植物,詳見衛服部的素食五標示當中的說明)的味道強烈,容易刺激人的感官,影響情緒、誘發慾望,為葷食。而佛規禮節中的五戒之一是不飲酒,因為酒精可能會使人神智不清失去自制力,衍生諸惡。因此儘管五辛是植物,在宗教裡歸為葷食;儘管成份來源為植物的酒,宗教誡律不飲酒。
VEGAN≠純素
純素者不吃肉、蛋、奶、海鮮、五辛、酒,但台灣素食分類規定未提及蜂蜜,因此純素者也可能會吃蜂蜜。所以即便來源都是植物,加了五辛或酒,就會視其為葷食。這也是為什麼有些VEGAN不會說他們吃素,是因為若指「吃素」,很容易被以為是不吃五辛;這也是有些VEGAN會說他們吃葷的原因,因為VEGAN吃五辛、喝酒(植物來源)。
純素者可吃蜂蜜、不吃五辛、不喝酒,對於飲食以外並無特別規範,所以把VEGAN的中文翻譯成純素並不恰當,純素的英文也不是VEGAN,兩者差異很大。我覺得目前還沒有一個中文的詞,可以完整的代表VEGAN,若用音譯為「維根」,或許會比「純素」更加妥當並具區別性。當然各類的素食者,也可能會避免使用生活各層面的動物剝削產品,雖然不是VEGAN,但是是朝著VEGAN前進的純素者/蛋奶素食者。
然而當你販售的餐點寫的是VEGAN,裡面卻加了蜂蜜,可以寫純素就好,不要寫VEGAN,因為會讓VEGAN誤食!

我是VEGAN,卻經常被店家阻止吃蔥蒜…-.-
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from Pexels
正名VEGAN很重要嗎?
只是吃到蜂蜜,有那麼嚴重嗎?
我個人是覺得沒有很嚴重啦,嚴重的是「被欺騙的感覺」,產品宣稱的與內容不一樣的概念。
試想
今天你買了一個標榜有機的產品,後來發現成分是慣行農法生產出來的,你感覺怎麼樣?有沒有被騙的感覺?
今天你點了一份日本和牛,後來發現餐廳用的是美國牛,你感覺怎麼樣?有沒有被騙的感覺?
今天你吃了一碗純素拉麵,後來發現裡面有魚骨、牛奶和雞蛋,你感覺怎麼樣?有沒有被騙的感覺?
今天你訂了一間照片看起來很美的飯店,到了現場發現房間霉味很重,沒有對外窗,很多小強爬來爬去,你感覺怎麼樣?有沒有被騙的感覺?
我雖然不是宗教素,但我覺得讓VEGAN誤食,就跟讓宗教素者誤食肉/海鮮/奶/蛋/五辛,而破戒是一樣的。如果你的產品內容不是VEGAN,就不要寫VEGAN啊!如果你的產品就不是有機,幹嘛寫有機?
所以正名VEGAN,我覺得越來越重要啊!
無論你是肉食或蔬食者,每個人都可以對VEGAN有一些認識,就像當你知道你朋友不吃動物,你就不會夾肉給他吃呀!

Photo by Charl Folscher on Unsplash
我的murmur
因為Carol
其實我一開始沒有很在意VEGAN和純素這兩個詞的使用,因為在台灣仍有不少人不知道什麼是VEGAN,有時候用純素或全素彷彿可以一言以蔽之,但或許是這樣,導致越來越多人誤用。我知道這兩者不一樣,但我一直沒有去做區別,因為有些食物是VEGAN與純素者都可以食用的,所以我的寫法是VEGAN純素,表達的是VEGAN/純素,不代表這兩者是相同的。如果相同,只需要寫出其中一個即可,何必兩個都寫出來呢?
一直致力於正名VEGAN的Carol,有天跟我說,如果我明明知道VEGAN與純素、素食是不同的意思,就應該要依據這個定義去表達。我那時候跟她說,可是XXX、YYY、ZZZ等影響力大的VEGAN網紅們,也都寫純素啊!Carol說,他們那樣寫,不代表就是對的,反而會讓更多不認識VEGAN的人,直接誤會VEGAN就是純素。
老實說,當時我有點小生氣,為什麼來要求一個根本不是個咖的我,而不去跟那些影響力大的蔬食網紅說呢?(但依她的個性,她應該也有跟他們說過)
不過我覺得她說的也有道理,而且不管是不是個咖,身為VEGAN我也希望更多人認識而不誤會VEGAN,所以我將之前網站上寫的XX夜市VEGAN純素素食地圖(如上IG所示),標題都改為VEGAN蔬食地圖。但在某些文章標題我依然有寫VEGAN純素,因為我想做的是提供資訊,純粹希望當人們在網路上搜尋時,能夠更快找到符合自身飲食的食物吃,所以兩個詞我都會寫上,但這不代表這兩者是一樣的!
搜尋Vegan食物小技巧
我把「VEGAN」、「純素」這兩個詞一起在標題寫上,是因為當我想在台灣吃VEGAN蛋糕和餅乾,我在網路上的搜尋方式,會用關鍵字「純素」、「無奶蛋」和「VEGAN」,交叉組合去搜尋,但如果不知道什麼是VEGAN或是不習慣使用英文的人,根本不會用「VEGAN」去搜尋。搜尋之後,會再仔細看成分,看有沒有我想避開的成分(例如棕櫚油),畢竟過去也曾發生純素商品裡的成分出現「蛋」,所以仔細看成分還是上上策。
而在台灣旅行時,我去到一個地方或去之前,我會搜尋「地點 素食或蔬食」(EX:羅東夜市 蔬食),很少搜尋地點+VEGAN(雖然偶爾還是會試試看這個關鍵字組合),不知道大家在網路上搜尋的習慣是不是也是這樣,如果有其他搜尋習慣拜託也跟我說~

Photo by Simon Berger on Unsplash
一起正名VEGAN
後來,我越來越常碰到菜單上寫VEGAN,吃了之後覺得不太對勁,一問之下才發現成分不是VEGAN,因為店家不清楚VEGAN是什麼,通常我也會趁此告訴店家VEGAN的意義、其與純素不同的地方,並希望店家可以改善。曾經有店家回應說會調整菜單,但過了半年仍不見菜單修改;當然也曾有店家表示會調整成分為VEGAN,我覺得很棒!
我也越來越能理解為什麼Carol這麼努力在正名VEGAN,也很謝謝她很有勇氣的把話說出來,要發言勸戒別人,可能要承受不被理解或被討厭,心理素質要很堅強,這是需要勇氣的!也希望大家一起跟Carol一樣,有勇氣地跟店家說、跟誤用的人說,不厭其煩地解釋什麼是VEGAN,直到不需要解釋的那天!
我決定把這篇拖了很久的稿子寫好,慢慢整理附加到我的每一篇文章當中。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仍發現有誤的地方,請你一定要跟我說,我會盡快調整,謝謝你們。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