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對段木香菇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或者是說,沒什麼記憶,總以為就是長在段木上的香菇。直到去年媽媽的朋友送給我們三盒馬告有機農場的有機段木香菇,我們非常驚艷這香菇蘊藏的風味,菇肉豐厚飽滿,一盤菜只需放入幾朵段木香菇,菇味便溫醇蔓延。只要吃過他們的有機段木香菇,就忘不了這個味道,我和我媽後來十分小心翼翼的酌量使用,怕太快吃完,因為這不一定買的到!
這次幸運地能跟著勝美市集一起到馬告有機農場,拜訪女農心宥,到農場親眼見到種植的過程,更覺有機段木香菇的珍貴!
註:馬告有機農場不是休閒農場,平常沒有對外開放,請勿闖入打擾農家!

馬告有機農場
森林中的神力女超人!
走進棲蘭山上的馬告有機農場,完全不覺這裡是農場,而是宛若置身於森林當中。林下有站立斜靠在鋼架上的木頭,也有橫躺被黑網圍起的木頭,原來躺著是在養菌,立著是在走菌,但無論是站是躺,都要定期翻木(躺著的)、撞木(站著的),讓菌絲完整的走菌。
而撞木,指的是將木頭抱起來,上下翻轉180度,然後向地上一搥。這一搥的目的,是要驚菌。聽到這裡,看著那一根根木頭的粗度和長度,再看著眼前的心宥,我目瞪口呆!因為撞木,完全是依靠農夫的雙手作業,不是機器!我好難想像要抱起這些木頭啊!段木香菇的木頭直徑至少20公分,高度至少1公尺欸!這是在森林中重訓嗎!!!
看到段木木耳的木頭,我更暈!那個木頭直徑少說也有30公分以上!心宥說這個她就無法獨立作業,需要跟先生兩個人一起搬動翻轉木頭!心宥根本是森林中的神力女超人啊!



上:心宥與她的段木木耳
左:躺木養菌 右:立木走菌
段木的耳朵
第一次見到段木上的木耳,真如其名-長在段「木」上的「耳」朵!需要施力扭轉一下,才能擰下木耳。新鮮的木耳上有一層白白的粉狀物,這可不是木耳壞了,這是木耳上的天然果粉!一般市場上的木耳都被泡過水以增加重量,所以木耳果粉就被洗掉了,心宥堅持不將新鮮木耳泡水,建議買回家後,用流動的水快速地沖一下就好。



上:太小的木耳還不能拔 左:木耳如其名 右:木耳上的果粉
輕輕的剝開木耳,會發現有兩層,而木耳病蟲害之一的蚤蠅,喜歡飛進這個夾層裡產卵。可以用肉眼仔細辨別裡面是否有蚤蠅的痕跡,烘乾木耳後則看不出來是否有蚤蠅,但有蚤蠅的木耳,心宥就不會採收了,儘管這樣會造成銷售下降,但木耳是素中之肉,「我有很多客人都吃素,如果因此害了素食者破戒,我會很過意不去。所以我寧願少賣一些,也不願意害人家破戒!」身為vegan的我,覺得心宥好貼心啊!

嘴巴知道菇菇之道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菇農,也是第一次了解菇菇如何生長,所有的一切都好新奇有趣!原本我以為香菇和木耳就是菌類,不需要使用藥劑,他們就能自己長得很好,但不是這樣子的。
在木頭上鑽木植菌後,馬告有機農場使用食用級封蠟封住,並須注意是否有其他菌種入侵。因為是有機農場,所以不使用滅菌劑;日夜輪流出現不同品種的蝸牛會吃掉香菇,但農場內不用蝸牛藥,而是手撿蝸牛,白天撿非洲大蝸牛,晚上戴頭燈撿另一種蝸牛(下圖的下面那種蝸牛,我第一次見到)。每年在農場裡不同的地方輪作段木香菇和段木木耳,避免同一個區塊被雜菌汙染。

段木香菇指的是一段一段的木頭,不是木頭的品種。這些木頭都是來自台灣,有些是來自薑園伐木下來的木頭,每年種完香菇或木耳後,都需更換為新的木頭。雖然植菌在段木上,在森林下,長的會比太空包養菇慢,戶外的溫度、水氣、病蟲害等,比室內種植菇類更不可控,產量也會因此受影響,但吸收了這個美好生態中的日月精華,長出的香菇和木耳,真的不是一般香菇和木耳可以比的!嘴巴吃過就會知道!
我們到的這個季節,是段木香菇的走菌期,還不是採收期,但能夠看到段木木耳,聽到心宥介紹農場生態與菌菇的種植過程,我已經覺得好豐盛了!溫度節節上升的氣候,搬動段木所需的力氣,種植有機菇類所需投入的心力,在在令人珍惜有機段木香菇的珍貴!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