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友善耕作菜園裡的地瓜葉,一直長的不錯,吃的速度遠遠不及他生長的速度。
特別在炎熱的夏季,地瓜葉生命韌性,在乾燥的土地裡顯得額外旺盛!
但常常吃蒜炒地瓜葉、川燙地瓜葉、地瓜葉薑絲湯,實在有點膩,於是試做了以下這幾種吃法,發現意外好吃。
一起來試試看吧!
Overview
地瓜葉青醬筆管麵

之前在蒜炒地瓜葉的時候,就覺得這顏色綠的很美,很適合拿來做青醬。淋在義大利麵上真的很搭耶!
- 時間:30分鐘
- 食材:
- 地瓜葉 1把
- 九層塔 少許
- 筆管麵 適量
- 紅蘿蔔 適量
- 松子 適量
- 菇類 適量
- 龍葵果 適量
- 蒜頭 適量
- 鹽巴 適量
- 橄欖油 適量

- 做法:
- 地瓜葉洗淨川燙後放涼,川燙時加入一點鹽巴和橄欖油,可防止葉片變黃。
- 地瓜葉起鍋後,用餘溫川燙一下九層塔,並放涼。
- 等待地瓜葉放涼的同時,開始煮水並加入筆管麵(視包裝上建議烹煮時間,我買那包約煮10分鐘)
- 另一平底鍋加熱放入橄欖油,將紅蘿蔔、蒜頭切片放入翻炒,再加入松子炒香。
- 待鍋內橄欖油被紅蘿蔔、蒜片、松子吸收後,加入菇類翻炒。
- 這時可將地瓜葉、九層塔、適量橄欖油放入果汁機攪碎至泥狀(前述川燙過的水可加入一塊打,調整青醬黏稠度)。
- 將筆管麵瀝乾放入平底鍋中,與前述食材一起翻炒,並倒入做好的青醬。
- 再加一點鹽巴,擺上龍葵果就可以上菜啦!

- 建議:
- 如果不介意剛燙好的地瓜葉放入果汁機的話,可以不必放涼。但我個人不習慣把熱食倒入果汁機啦。
- 地瓜葉打成泥,若不加任何調味,吃起來有一種甘甜,叫做地瓜葉甜。第一次嘗試或許會有點突兀,建議可加九層塔調味。
- 龍葵一般在市場上比較少看到,但在田裡面很多,經常被視為雜草被拔除。龍葵是原住民阿美族經常食用的野菜,葉子吃起來微苦,成熟的漿果顏色是黑紫色,嘗起來像莓果,有特殊的甜味,建議一天不能食用超過50顆。
法棍上的地瓜葉抹醬

做完地瓜葉青醬義大利麵,突然覺得這個青醬也可以抹在麵包上呀!
所以這個抹醬做法大同小異~
- 時間:20分鐘
- 食材:
- 法棍 1條
- 地瓜葉 1把
- 九層塔 少許
- 龍葵果 適量
- 堅果 適量
- 鹽巴 適量
- 橄欖油 適量
- 做法:
- 地瓜葉洗淨川燙後放涼,川燙時加入一點鹽巴和橄欖油,可防止葉片變黃。
- 地瓜葉起鍋後,用餘溫川燙一下九層塔,並放涼。
- 等待放涼同時,將法棍斜切成1.5公分厚。(通常我在買的時候就會請麵包店幫我切好,這次用的是原麥森林的純素/ vegan法棍)
- 這時可將地瓜葉、九層塔放入果汁機攪碎至泥狀。
- 將抹醬倒入小碗碟,抹上法棍橫切面,擺上堅果或龍葵果,就完成啦!

- 建議:
- 前述川燙過的水不建議加入果汁機打泥,因為抹醬會變太稀。
- 沒吃完的抹醬可以冰在冰箱,夏天隨手拿出來抹在麵包上超方便!
- 龍葵一般在市場上比較少看到,但在田裡面很多,經常被視為雜草被拔除。龍葵是原住民阿美族經常食用的野菜,葉子吃起來微苦,成熟的漿果顏色是黑紫色,嘗起來像莓果,有特殊的甜味,建議一天不能食用超過50顆。
- 龍葵和堅果可以自己變化,只是菜園裡最近有許多龍葵,所以拿來入菜啦!
地瓜葉綠拿鐵

朋友Yu買了Nita超任性蔬菜箱後,跟我分享她用蔬菜箱裡的地瓜葉,做成綠拿鐵!
當時我很難想像地瓜葉打成汁來喝的感覺,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於是做青醬的時候,我留了30%的地瓜葉做綠拿鐵,結果發現...超!好!喝!
- 時間:20分鐘(其中10分鐘是等待放涼的時間)
- 食材:
- 地瓜葉 1把
- 蘋果 1顆
- 鹽巴 少許
- 橄欖油 少許
- 九層塔 1片(極少,可加可不加)
- 冰塊 少許
- 水 150cc
- 做法:
- 地瓜葉洗淨川燙後放涼,川燙時加入一點鹽巴和橄欖油,可防止葉片變黃。
- 將蘋果洗淨去籽、放涼後的地瓜葉一同放入果汁機中(川燙後的水也可加入)。
- 果汁機加入冰塊、水、一滴橄欖油、一片九層塔,打成果汁就完成啦!
- 建議:
- 九層塔和橄欖油不一定要加入打汁,但我發現這樣調還滿不錯喝的!
- 地瓜葉配蘋果超好喝!試過地瓜葉配水梨,但配蘋果比較搭。
—–
你知道哪些地瓜葉的創意吃法嗎?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喲 😀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