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到這裡,是被芭蕉小喜的名字吸引,還有那扇門面。

搭建在紅磚瓦上的木頭,三面透明的玻璃直透半開放的廚房,彷彿可以隨意佇足在窗外,與裡頭的人聊天。落落大方的設計與老闆娘陽光的性格互相輝映!

淺藍色的大門與淺綠色的內門,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奶媽家門口的顏色。

Overview

剛好那天門邊長了一顆芭蕉樹

一踏入芭蕉小喜,老闆娘Erica親切地從半開放式廚房,探出頭來打招呼。餐廳內有一半的空間是榻榻米的座位,空間由Erica設計佈置,走進來瞬間有種暖心靜謐的感覺。

廚房與老闆娘

廚房與老闆娘

Erica原本經營隔壁隔壁巷的芭蕉院子,當時因為門口邊長個一顆芭蕉樹,於是取名為芭蕉,院子則有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熱鬧溫馨的感覺。後來Erica決定開設蔬食餐廳,保留芭蕉之意,有台灣印象也富有禪意,加上小喜,因為一小口一小口的食物,都令人滿足歡喜,故為小喜。並從葷食簡餐,改為蔬食餐廳。

我可以不用肉,也能做出好吃的食物。那就不用買賣動物的肉來做生意!

榻榻米一隅
木桌

西班牙親家母的道地料理

言談之間,感受得到老闆娘Erica鮮明快活的創意思緒,這般創意也體現在她的料理上。

由於妹妹嫁至西班牙,Erica曾赴西班牙參加蔬食及葷食的料理課,學習西班牙料理的手法。雖然是用西班牙文上課,課前會先取得食譜講綱,請她妹妹翻譯成中文,在課堂上依照老師的步驟烹飪;也跟妹婿、親家母學習道地的加泰隆尼亞菜色。這天原本點了無奶蛋的純素vegan午餐,但…就是看到那道「親家母烤蘋果」,不小心又轉換成vegetarian XD

親家母烤蘋果

親家母烤蘋果,蘋果中間插了一根肉桂本人,我好喜歡!

這道親家母烤蘋果是Erica在西班牙妹婿家吃到的,婆婆烤了這道甜點,Erica就把它學起來了!原本很怕蘋果會很軟爛,結果烤得軟爛適中,是我喜歡的軟度。使用整顆中間去籽的蘋果入烤箱烤,保有蘋果的甜,配上原味優格,還有中間那片肉桂本人,平衡了蘋果的甜味!因為我很愛肉桂,直接邊吃蘋果邊拿起整片肉桂配了起來!

去年夏天我與朋友第一次來時,我點了墨西哥捲餅,朋友點了漢堡,吃起來都很清爽。闆娘說,她喜歡嘗試各種不同風味的料理,融入在她的菜色中,特別是西式料理,希望能夠跳脫大眾停留在中式素食的既定印象,以及西式蔬食=蔬菜義大利麵的選項。所以去年我發現這間店的時候,超級開心羅東有這樣的店,而且預約時可以提早告訴芭蕉小喜是否吃純素,他們可以準備vegan純素的餐點!

墨西哥捲餅
蔬食堡

但在宜蘭,西式口味的餐飲似乎接受度不若台北那麼高(我爸對義大利麵的接受度就很低),加上吃素人口外食的比例似乎比較低,Erica也在調整嘗試不同的菜色。因此現在冬季的菜色以熱食為主,老闆娘說,夏天這些漢堡、墨西哥捲等菜色會回來的!

生活禪裡的部落熱情

阿美阿拜小米粽

阿美阿拜小米粽,非常豐盛,還有生菜沙拉、烤蔬菜、芝麻豆腐等

阿美族阿拜小米粽是我這次去吃到的主食,第一次吃到假酸漿葉包著小米粽,盤底則是放上月桃葉。原來假酸漿葉是原住民族經常食用的野菜之一,「較為人熟知的有魯凱族的『阿拜』(Abay)和排灣族的『奇拿富』(Qinafu),就是先將食料用假酸漿包好,外頭再以月桃葉子包裹,煮熟後撥開月桃葉,連假酸漿葉一起食用,口感層次豐富。」(取自網站《部落野菜食在健康》)

假酸漿葉吃起來有很淡的葉香,裹著熱熱的小米粽,不會像海苔一樣因濕氣萎縮整片黏在米上,也不像一般糯米粽的竹葉那麼硬,介於兩者之間。小米粽上淋上一撮類似素肉燥的鹹醬,有種難以形容的美味!我還特地留一半留到最後才吃!

好吃到捨不得吃掉的小米粽

好吃到捨不得吃掉的小米粽

來自苗栗的Erica,已在宜蘭落地生根20年,曾經在宜蘭大同鄉的原住民部落生活,結交許多原住民朋友。除了融入西班牙等西方口味,也將部落傳統餐點帶入芭蕉小喜,加上對於禪宗的信仰,這樣的組合展現在芭蕉小喜的蔬房、點心與茶中,整個空間的氛圍一點也不違和!

去年第一次來,我跟朋友吃完飯後,決定去羅東運動公園散步。結完帳跟老闆娘聊了一下天,她說這天空看起來等等會下雨,要不要借我們兩把傘。我們兩個羅東人覺得應該不會下吧,結果才走出門大概兩分鐘,就開始下起雨來!兩個人又回到餐廳跟她借傘,覺得Erica人超好,比宜蘭人還要宜蘭!有著南歐的熱情陽光,原住民部落的開朗真摯,勾勒出台灣最美麗的風景!

蔬房、點心、茶  到羅東運動公園野餐吧

去年底Erica到西班牙幫妹妹做月子,在西班牙的南美餐廳吃到煎樹薯。回台灣後剛好朋友拿了家裡種的樹薯給她,於是她也作成了樹薯薯條,點綴在沙拉盤中。簡單的調味,就很好吃!

樹薯薯條

樹薯薯條,口感很特別,吃起來居然有魚的味道!

芭蕉小喜以當令的食材入菜外,也與宜蘭小農合作,麻婆豆腐煲便是以宜糧號的「不只是辣椒醬」入煲。我有試吃這個辣椒醬,入口有辣椒以外的辛香料味道,應該就是丁香肉豆蔻了,吃完後舌頭有一點點麻麻的感覺,因為內有花椒。整體吃起來不辣,有多層次的味道,非常可以接受耶!

下面這個影片就是老闆娘Erica與宜糧號,一起拍攝辣燉蔬菜麻婆豆腐食譜!

紅茶、綠茶、金萱茶等則使用祥語農場的有機茶葉,希望大家來喝下午茶時,能夠品嚐宜蘭在地的高品質有機茶,而非飄洋過海的咖啡。欸對!吃在地、食當季食物,也是減少碳足跡很重要的一環喔!

位於羅東運動公園旁邊的芭蕉小喜,地點真的很方便,旁邊有公園,公園停車場也方便停車。2018年年初,剛成立芭蕉小喜時,Erica期望能打造野餐氛圍,設計外帶餐點和西班牙tapas小點,門面的設計也便於外帶點餐,還準備了幾個野餐籃與野餐墊要給客人使用,但宜蘭這兒的野餐風氣不盛,因此作罷。

在國外慢活旅行,最喜歡帶著餐點到公園尋找綠地或長椅,享受陽光和大自然。雖然目前芭蕉小喜尚未重拾野餐籃、野餐墊租借服務,但友善外帶唷!建議多帶幾個保鮮盒,來芭蕉小喜裝好料,到運動公園野餐去!

餐廳資訊

  • 餐廳名稱:芭蕉小喜 蔬房・點心・茶
  • 餐廳地址:265台灣宜蘭縣羅東鎮四維路155巷5號(羅東運動公園附近)
  • 營業時間:
    • 週一&週三&週五至週日:11:00-19:30
    • 週二:11:00-15:00
    • 週四公休
    • 隨時發佈臉書,告知臨時公休日
  • 訂位:
  • 素食分類:主要為蛋奶素,若需純素或其他特別需求,需提前告知。(超感謝老闆娘Erica特地幫我煮了一碗純素的湯!結果我後來居然抵擋不住親家母烤蘋果的誘惑>”<)
  • 菜單:依季節有所不同,不定期更新,歡迎關注芭蕉小喜臉書唷
  • 平均消費價格:主餐約NT250,均附湯、沙拉、飲料。菜單上未見低消要求,也歡迎來喝下午茶。
  • 用餐氣氛:
    • 友善單人用餐
    • 適合2~6人聚餐
    • 氣氛佳,適合公司聚餐或客戶應酬,座位可容納至少20人,也適合包場辦活動。
    • 無時間限制
    • 人不多的話,適合帶本書或筆電
  • Nita建議:
    • 好天氣的時候,自備餐盒來芭蕉小喜外帶食物去羅東運動公園走走吧!
    • 內有老闆娘自西班牙帶回的選物,還有小農的產品唷!

近期文章

在臉書上找到我們

文章分類

我是黃妮達 Juanita!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幫助更多人!

也歡迎你幫我免費拍手5下,你的拍手,是我繼續產出更多創作的動力之一。

或是成為讚賞公民,化讚為賞給作者。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