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Chris都是宜蘭人,也都沒體驗過製茶,老闆正福對我們想來體驗製茶的原因很感興趣。他先泡茶給我們喝,聊了一下天,接著我們就騎車跟著正福到茶園。我們體驗的是黃茶製做。從採、炒、揉、烘、品、吃,因為跟老闆聊的太愉快了(也可能是我話太多XD),原本3個小時的行程,被老闆升級為柴燒炒茶之外,還變成了5個小時的體驗!
Overview

Photo credit to Chris
- 真正體驗製「茶」本身,而非茶的其他延伸品
- 有自己的茶園,有親自在種植實做
- 茶農正福非常熱情的分享種茶、製茶知識
- 體驗過程很從容,不緊迫
- 會想再去體驗不同的製茶內容
建議
- 現金帶足,因為老闆的茶太好喝了,很想每種都買欸
- 體驗過程欲罷不能,建議後面的行程不要排太緊(也可能我太愛問問題XD趕緊提前一小時取消PP99餐廳訂位,不過後來還是有吃到)
言談之間,可以感受到阿福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對種茶、製茶的投入。
我把製茶體驗的簡述如下,十分建議直接到正福茶園體驗一次,與茶農有最直接的交流,拉近你與茶的距離。
Juanita採茶去 製茶好有趣
我們選擇的是黃茶製做,依照不同的茶品製作,體驗內容會有差異。我們體驗的這塊茶園是自然農法區。
採茶
正福先向我們介紹茶園生態,以及金萱與白鷺等不同的茶樹。採茶前,阿福的兒子教我們綁或斜背竹簍,小男孩很可愛,完全不怕生。

Photo credit to Chris
採茶以反折的方式摘取葉片,我們這次摘的是白鷺,依照要做的茶品摘葉,我是都摘一心二葉或一心三葉,應該是沒有摘錯XD
採茶的過程很放鬆,邊採邊聊天,採了四十分鐘,時間超快就過去了。採茶真的要有技術,我大概從頭到尾都在綠盲,很用力在注意摘了幾片葉。不過太常使用電子產品,看著這片綠色雙眼其實很放鬆。

炒茶
採茶時,阿福同時在茶園邊準備柴燒,我們意外地被升級柴燒炒茶,超興奮!
傳統炒茶會徒手炒,炒茶師更能用雙手去感受、判定炒茶的程度,但生手要戴手套比較不會被燙傷。
炒茶是「殺菁」的一種方式,利用高溫殺死葉細胞,抑制茶葉繼續發酵。炒茶時盡量讓身體蹲低,像在做深蹲,比較不會傷到腰。
邊炒可以邊把茶葉捧起來聞,不同程度的炒茶會有不同香氣,我們要做黃茶,所以需要炒超微久一點。

炒一炒拿起來聞一下 Photo credit to Chris

被炒過的茶葉
揉茶
接著把茶放到茶篩,我們跪於茶篩周圍,用手與身體的力量揉捻茶葉。茶汁會被揉出來黏在茶葉表面,變得有點黏黏的。有助於泡茶時,茶湯的釋放,揉茶也有助茶葉成形為條索狀。

還沒揉完成的茶葉 有點黏黏的
這個揉的姿勢和力道也很有學問,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太重會導致茶枝斷裂,太輕會揉不出茶汁,揉到一定程度可以靠身體加重力道。
好,總之我覺得這個部分最難,我揉不到訣竅,後來是Chris幫我完成。

烘茶
回到茶廠,將揉好的茶平均散放在茶盤上,盡量讓茶分開,避免乾燥後變成茶球。將茶盤放入乾燥機,進行初烘(粗乾)。
品茶
烘茶時,正福泡了綠茶、黃烏龍茶、兩種不同紅茶,依照順序讓我們品茶。
吃
品茶同時,阿福哥招待我們傳統古早味糕仔,並分享新的吃法:將糕仔放在茶杯上,透過茶的蒸氣,讓糕仔呈現微軟的狀態。有金棗糕和李鹹糕,分別搭配不同的茶。
最後還有正福茶園古法製作的茶糖,這茶糖是小時候的味道!好好吃啊~

最後就在嘴裡含著糖,把烘好的茶葉裝入盒中。那天有帶著食物袋,把裝不下茶盒的茶葉放入食物袋,回家再裝入玻璃瓶裡。
正福那天分享了很多,也解開我小時候跟外婆茶葉回憶的謎團。主要體驗過程就如這篇所寫,我的茶旅筆記與記憶連結就寫在下篇。

茶盒好美啊 Photo credit to Chris
茶園資訊
- 茶園名稱:正福茶園[Fu Tea] – 極致嚴選.完美呈現
- 茶園地址:269宜蘭縣冬山鄉丸山村2鄰溪心一路39號
- 交通方式:建議搭車至羅東火車站或轉運站,租汽車、租機車(宜蘭/礁溪/羅東,甲租乙還)
- 預約體驗:
- 打手機或FB預約
- 電話:+886-03-958-3362
- 手機:+886-0937-162-046
- FB:正福茶園[Fu Tea] – 極致嚴選.完美呈現
- IG:@futeafarm
- 線上購買:
- 黃妮達 Juanita 建議:
- 採茶製茶體驗很有趣,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 自備環保餐盒或食物袋,可裝茶盒裝不下的茶,可減少一個塑膠袋的使用。

Go Greener Today揉完茶的綠 Photo credit to Chris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