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趁著連假,找朋友一起去體驗採茶製茶的過程。去之前做了一些功課,因為我想找有機或友善耕種的茶園,而且我想體驗「茶」本人,不是體驗製做綠茶冰淇淋or綠茶龍鬚糖那種。找了、問了幾家,最後選擇有機與自然農法耕種的正福茶園。

這次將製茶體驗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會簡介正福茶園,中篇會寫到選擇正福茶園的原因、體驗的內容,下篇則是我的茶旅筆記、解開小時與茶的謎團

如果你跟我一樣在參加農事體驗的時候,只想挑選並支持不使用藥劑、化肥的農夫,也好奇為什麼要放棄工程師百萬年薪回到宜蘭種茶,可以先看本篇。

剛好要去採茶的前兩天,我參加《宜蘭在遠方 Yilan, a Taste of Home》電影放映座談會,發現正福茶園也在裡面!

Overview

從工程師到茶農 回鄉抗爭轉做有機與自然農法茶

阿福是第四代青農,十多年前在電子業擔任年薪百萬的工程師。小的時候在茶園幫忙,就想著長大後絕對不要回家做茶;但在台北工作,每當坐著火車(那時還沒有雪隧),穿過山洞,回到宜蘭家鄉,才有放鬆與歸屬的感覺(秒懂!)。

正福茶園_自然農法耕種

中間黑色衣服是正福 小男孩是他的兒子 Photo credit to Chris

當時受到2008年金融海嘯影響,阿福任職的公司持續在裁員,因為擔任核心工程師,所以一直想被裁但沒被裁到(喂~)。也因身邊同事陸續被遣散,工作量日增,一個人要負責兩到三人的工作(再次秒懂!)。

儘管人在台北,心卻與台北很遠,想起以前與爸爸和阿公在茶園的畫面,是自然且快樂的工作與生活。加上曾因工作到國外出差,發現國外有機產品的趨勢與商機,而家裡也有種茶、製茶的技術和資源,讓他興起將茶園轉型的念頭,於是決定遞出辭呈,自請離職!

雖然爸爸以前在申請茶園名字時,用了他的名字「正福」為名,但父母總是希望孩子不要跟著從農,要看天吃飯,又累又沒賺頭。好不容易培養了一個工程師兒子,居然說要回家種茶!阿福說他離職前準備了一筆錢,回家每天跟爸爸吵架抗爭,除了抗爭回鄉種茶,還要說服老爸從施用農藥的慣行農法,改為友善土地的有機茶。吵到最後,老爸終於肯鬆手一塊茶園讓他試做有機。

正福茶園_自然農法耕種

我們體驗的茶園 綠綠的看起來就很舒服

有機與自然農法耕種 給予消費者選擇權利

正福回鄉跟爸媽抗爭後,將茶園朝向有機與自然農法耕作。在正福茶園的網路販售平台上,會看到有「有機認證」和「自然農法」兩種,這都是沒有使用任何農藥、除草劑和化學肥料。

那為什麼有這兩種區分?

阿福說,有機茶耕種是在比較偏遠的地區,因為太遠所以以前沒有種茶。回來抗爭就是在那裡從零開始,從無到有都是有機種植,因此有做有機認證。

而自然農法耕種地區,過去為慣行農法茶園,經過時間淨化、調整、照顧茶園生態,並做鄰田隔離,也都有SGS檢驗和產銷履歷。種植方式其實都跟有機一樣,只是過去為慣行農法的地,因此選擇不做有機認證。他希望把這兩種分開,讓消費者選擇。

正福茶園_自然農法耕種

還好老爸被說服,加上阿福的堅持,讓我們在茶園體驗時,可以直接採摘茶葉放入嘴中嚼。因為沒有噴灑農藥,可以放心地嚼,新鮮茶葉嚼起來很苦,回甘的後勁是天然的甜,可以延續半小時以上。

我想,這就像許多有機和自然農法耕種的農夫,不使用農藥、除草劑、化學肥料等,一開始是辛苦的,但當我們把生態照顧好了,環境也會照顧我們的。就像嚼著新鮮無毒的茶葉一樣,先苦後甘。

茶園資訊

體驗製茶的過程,就來看下一篇吧!

正福茶園_體驗炒茶

Photo credit to Chris

近期文章

在臉書上找到我們

文章分類

我是黃妮達 Juanita!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幫助更多人!

也歡迎你幫我免費拍手5下,你的拍手,是我繼續產出更多創作的動力之一。

或是成為讚賞公民,化讚為賞給作者。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