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我在正福茶園,體驗製茶的筆記,和小時與茶的謎團記憶,但這筆記不是很有系統性,就當作留下一些紀錄,因為年紀越大,記性真的會越差啊!
Overview
茶 與柚花
茶園旁邊種植了柚子樹,經過正福解說,原來柚子的樹葉是母子葉,柚葉揉開後,有柑橘的香味,我們放入口袋中,據說可以驅蚊。其實不用擔心有蚊子,我們早上去沒遇到蚊子,我這個捕蚊燈完全沒被叮。
正福茶園會摘取新鮮的柚花,以反覆燻香的方式做出柚香花茶。採新鮮的花需要在天氣好的時候進行,若下雨而花粉受潮,就會沒有香氣。要讓花香入茶,須反覆摘取鮮花燻焙五次以上。
要搶時間、要反覆燻、要拿捏要柚花還是要柚果(柚子),耗時耗工為的是以天然純花的方式入茶,取代花香香精。(聽完很想喝欸!)

茶 與蟲與鳥與人
鳥兒在茶樹頂端跳來跳去在吃蟲,因為沒有噴灑任何藥劑,許多生物都來到這裡,建構出一個平衡的生態關係。雖然蟲會咬茶葉,使茶葉產量減少,但這是他們的食物,到一定的數量後,蟲的天敵也會來這裡把蟲吃掉。
恢復自然界原本的生物鏈,人類不要破壞任何一環,只要順應自然,照顧好環境,環境就會給予你應得的。也因為如此,我們在茶園裡可以採摘茶葉直接放入嘴中嚼,不需擔心有農藥。

茶小綠葉蟬咬過會使產量變少 但可增加茶的甜味

被椿象咬過的茶葉 也使產量降低 且不能製茶
茶 籽與葉與花
正福茶園約有十種不同的茶樹,我們看到比較低矮的茶欉是台茶12號金萱,茶園裡的台茶17號白鷺則有40年以上,莖粗且高,約有100公分。茶樹如果不修剪,可以長得比人還高,目前茶樹的高度是為了方便採摘而塑造的。
籽
樹欉裡頭有茶籽,以前茶農會搾茶籽油,但一般茶樹的茶籽少,量不大,須一直彎腰尋找茶籽,採摘不便。市面上看到的苦茶油則是苦茶樹的籽,生的籽數量多,且高度容易摘取。而茶樹會用扦插法來繁殖,不用茶籽,以確保品種單純。

葉
見下圖可粗分為三個部分:
A線以上:最嫩的芽,可製成白茶
B線以上:可製成東方美人茶
C線以上:可製成綠茶、烏龍茶、紅茶等
產量由多至少為C > B > A,每種茶樹的葉長得不太一樣。白鷺葉面較金萱狹長,雖然我覺得他們長的都很像XD

花
因為氣候紊亂,導致台茶17號白鷺在這個時節開花。小小一朵很漂亮,聞起來沒什麼味道,跟山茶花是不一樣的花。

宜蘭茶在冬山 我與茶的距離
來到正福茶園之前,我想我最靠近「製茶」這件事,大概是跟著外婆,圍坐在「辦桌」那種紅色大圓桌的時候吧!
小時候根本不知道坐在圓桌旁的婆婆們在幹嘛,只知道外婆會幫忙鄰居「揀茶」。我好奇跑去坐在阿嬤身旁,自以為有模有樣的亂折那些,已經烘乾好硬硬的茶葉,然後放入大大的袋子裡。
來採茶前幾天問了我媽、來到正福茶園再問一次老闆阿福,才知道人家那個是在揀茶梗啦!把茶梗揀除,只留下茶葉。以前根本小屁孩,把茶葉從中間折斷,亂折亂搗蛋,還好那些茶葉沒被我荼毒太深,因為坐不住,很快就跑去別的地方玩了。

當我問阿福這件事的時候,他立刻問我是不是冬山人?住冬山哪一帶?因為像這樣茶葉家庭代工的記憶,不是每個冬山人都有;對我來說,這是我與已逝世多年的外婆的連結,也解開小時候折茶葉的謎團!證明我以前多屁孩XD
所以我知道宜蘭冬山有產茶,去爬山或到廟宇拜拜也能看到茶園,有一次騎車經過特地停下來,跟外國朋友說,這是茶葉。第一次看到在茶園活生生的茶樹的朋友,很興奮!結果問了我一堆茶的問題,我都回答不出來。
也讓我反思,我們很常喝茶、喝手搖飲,而且台灣就有種茶,茶離我們這麼近,我卻不懂也不曾體驗製茶,我的生活是不是少了些什麼?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