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琉球朋友開的店-小小島咖啡廳當小幫手,有一個任務就是要在城隍廟前擺攤。有一天下午,我把攤位收拾乾淨後,騎著機車帶著擺攤行囊回小小島,騎車經過一條小路,用餘光瞄到路旁有一個婆婆在曬草。

推薦你看:我在小琉球30天-老幫手也能打工換宿?

小琉球居民在路旁曬的草

實在太好奇了,想知道這是什麼草、為什麼要曬這個,於是折返回來,用著不太流暢的台語問婆婆,這個是什麼?

旁邊一位阿伯說,這是茅草,就是人家用草蓋屋頂的那個草(聽不太懂阿伯說的草的台語,但查完資料應是茅草)。

那要用來做什麼?

原來是曬乾了要綑成這樣

阿伯先帶我看了放在外面的桶子,原來是將草曬乾後,捲起扎在藍色容器口。

蛤?這樣就可以捕魚?

阿伯解釋了半天我還是聽不太懂,後來阿伯熱情的帶我去他家門口看,要再把魚鉤勾在上面。密密麻麻的魚鉤,少說也有上百根。

做為捕魚的工具之一

阿伯說,出海捕魚前,會拉出魚線,在每個勾上都掛上魚餌。
船出海後,會在桶子裡放入石頭並綁上浮球,讓桶子沈入海中,大約一個小時後再去拉起來,就能夠捕到魚。

雖然我是vegan蔬食者不吃魚,但對於人們使用植物材料的智慧,依然非常敬佩。
下次到小琉球旅行時,除了浮潛、看海、看海龜外,也別忘了注意一下有沒有人在曬草唷!

Booking.com

近期文章

在臉書上找到我們

文章分類

我是黃妮達 Juanita!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幫助更多人!

也歡迎你幫我免費拍手5下,你的拍手,是我繼續產出更多創作的動力之一。

或是成為讚賞公民,化讚為賞給作者。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