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金茶金,以茶為金。去年在看《茶金》這部電視劇時,因為有之前的採茶經驗以及與茶農的深度對話,所以特別有感覺!這次的宜蘭冬山找茶之旅則以茶為鑰,尋訪茶的元素,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在旅行中更認識這片土地與文化,找回在地茶金!
延伸閱讀:
宜蘭|喝手搖茶飲卻沒採茶過?我在冬山正福茶園體驗製茶(上)
宜蘭|喝手搖茶飲卻沒採茶過?我在冬山正福茶園體驗製茶(中)
宜蘭|喝手搖茶飲卻沒採茶過?我在冬山正福茶園體驗製茶(下)

謝謝正福茶園邀請我體驗這次的遊程,也因此認識我的家鄉,要不然我真的不知道宜蘭有客家人欸!宜蘭有45萬多人,廣義客家人約有7萬(15.6%),大部分在冬山,但多為隱性客家人,詔安客最多,宜蘭首座客家文化故事館也座落於冬山。這篇雖為邀稿,但記錄的是我的真實感受分享給你~那我們就出發囉!
堅持有機的工程師茶農-正福茶園
正福是第四代茶農,原本擔任工程師,十多年前決定返鄉做茶,當時與家人抗爭,從慣行農法改以有機與自然農法種茶。所以在正福茶園體驗製茶可以大口呼吸,不用擔心吸到、摸到、接觸到農藥、除草劑和化肥,還可以直接摘幾片葉子,嚼嚼看從茶樹到舌尖最新鮮的茶味!我嚼了金萱、白鷺、翠玉,滋味不盡相同,共同點皆是先苦後甘而生津!
依不同的季節、茶種、部位以及製茶過程,可以做出不同的茶。去年我來體驗的是黃茶製做,採摘的是一心二葉或三葉的白鷺;這次則是採臺茶13號翠玉的嫩芽,製做嫩尖綠茶。
我喜歡茶園的導覽解說,在細雨漫漫鳥鳴綠野環繞下,靜心地採茶尋找嫩芽;接著收集大家竹簍裡的綠葉,戴著手套在柴燒大鍋上炒茶,感受翻攪的溫度和緩緩溢出的茶香;然後赤手在竹篩揉茶,代替傳統以腳揉茶的方式,讓雙手沾滿微黏的茶汁……關於這次的製茶,我寫在《宜蘭|冬山製茶體驗旅行,我又到正福茶園採茶啦!》。

正福說,以前的農忙時,茶農會在茶園邊小憩一會兒,喝些茶、吃點東西,補充一下體力。我想起之前我曾跟著稻農一起去買點心,送去給正在田裡工作的農夫。這個遊程也有人幫我們補給補給──
用台灣風土做天然冰-台灣黃金冰
以冰棒保留水果風味的台灣黃金冰,開發出天然茶冰棒!那天氣溫雖然有點低,但採完茶、活動完筋骨,大家還是人手一支白鷺紅茶冰棒,吃的不亦樂乎。用茶冰代替以前農忙小憩喝茶,用水、茶、糖等原料帶出茶的風味,微甜不澀有古早紅茶味!

除了不同口味的純茶冰,台灣黃金冰還結合茶與水果,變成水果茶冰!有鳳梨紅、蜜桃紅等不同的口味,都是vegan可食的!

大家邊吃冰,邊輪流炒茶、揉茶,接著還有吃的──
傳承阿嬤的好手藝-阿桶嬤糬
看到阿桶嬤糬是不是覺得特別眼熟?
沒錯!兩年前寫的《宜蘭|清溝夜市vegan蔬食地圖》、《宜蘭|冬山夜市vegan蔬食地圖》,都有阿桶嬤糬。現在阿桶嬤糬在冬山老街 ,繼續傳承阿嬤的店舖因而有固定的店面,也有新的產品-紅茶麻糬!而且是現場烤的!
延伸閱讀:宜蘭 | 冬山老街vegan蔬食地圖

深咖啡色長方狀的麻糬,宛若巧克力,實則是紅茶!淋上黑糖漿,撒上黃豆粉,看起來像極了沾滿花生粉的米血糕!哎呀!這時恍然大悟英文叫black tea實在很恰當嘛XD
黑糖浸潤酥脆溫熱的外皮,一口咬下,濃郁的紅茶味緩緩地在嘴中漫延開來,盤旋上升至鼻腔。無糖的黃豆粉平衡了黑糖的甜,這個烤紅茶麻糬好吃到我忍不住再吃一個!

與雞共生的柚子園-幸福柚子鄉村民宿
在茶園旁邊就是幸福柚子香村民宿,從民宿向外眺望,可以看到正福的茶園,也可以看到民宿前方的柚子園,彷彿可以聞到柚花盛開時節的柚香!柚子園是民宿主人以無農藥、化肥、除草劑的方式照顧,在柚子樹下養雞,雞幫忙吃草除蟲,排泄後的雞糞直接成為柚子樹的養分,再佐以一些有機肥料。

在幸福柚子香村民宿,除了可以喝到他們做的柚子茶,還可以體驗擴香石DIY!
這次的擴香石特別的地方是加入正福茶園的烏龍茶粉!天啊也太高級!做出來很像薄荷巧克力呀~(是說女主人還會刺繡,也好想體驗這個!)

Photo credit to Kati 老業

做成粉紅色 就是福壽螺卵了耶XD
與山林共眠前 來場民俗童玩-香格里拉休閒農場
香格里拉休閒農場應該是很多我這個年紀的宜蘭朋友的兒時回憶(吧?),雖然不記得小時候參加什麼活動來到這裡,但只要看到農場前方的大型泡泡池,立刻有畫面!除了有大型泡泡外,香格里拉也有很多童玩可以體驗,晚上甚至有民俗活動可以參加!那天剛好元宵節,搓湯圓非常應景,主持人很會主持,把打陀螺教的簡單易懂不無聊!(我小時候常覺得陀螺很無聊啊,因為我都打不起來QQ)
這也是我第一次在香格里拉住宿,剛踏進房間便哇~的歡呼起來!太驚喜了!有1.5面環繞的大玻璃窗可以看到外面的蓊鬱,房內居然還有木製鞦韆!!!你說我怎麼可能不哇哇哇歡呼加心裡尖叫一番!立刻決定一定要推薦朋友來這住一晚!勢必要來一篇詳細介紹啊!



來蓋自己的起家厝-小磚疊疊樂
我對小磚疊疊樂的誤會,終於在這天完全解開了!
過去我曾在丟丟噹森林的市集看到小磚疊疊樂,當時以為是水泥製品,沒多問就離開了。後來在大地旅人學習樸門永續設計,知道黏土是自然建築的材料之一,而小磚疊疊樂就是用黏土去燒成小小的磚塊,把磚塊縮小,可組裝成不同類型的建築!
遊程裡體驗的是起家厝,我們坐在香格里拉休閒農場裡的「茶寮」,跟著說明書與老師適時的指點,從一塊一塊的紅磚開始,砌成一排一排的磚,到裝上木窗、蓋上屋頂,最後把昨天做的烏龍綠擴香石,自由發揮黏在起家厝前。我想起了綠籬,也想起樸門裡談到的第0區!越做越好玩,邊做邊問老師問題,還可以學到新知識!哈對!我喜歡問問題!後來還帶朋友去中興文創找小磚疊疊樂!

到古厝裡吃紅茶火鍋-有蟲咬物文創餐屋
竹林圍繞著古厝聚落,走進來發現別有洞天,有蟲咬物文創餐屋處處都是寶耶!無論是室外或室內,都展示了許多傳統農業社會下的器具文物,我認識的不多,但一進門就看到掛在牆上的滾輪式正條密植器(或稱為「秧標」、「秧哥仔」、「輪仔」)!燈光照射下,滾輪的影子在牆壁上拉長了身影,彷彿謝謝主人在秧哥仔退役後,讓他的生命價值仍得以驕傲的延續。
有蟲咬物的隱藏版料理便是紅茶火鍋,使用的是正福茶園的紅茶茶葉,可以客製為vegan或純素版本。店家有先提醒,若不加植物性奶油,紅茶湯頭喝起來會有點澀,但我完全沒有這個問題!煮滾後的茶湯有紅茶香,喝起來有淡淡的紅茶味,甚至最後吃的菜菜都還有紅茶香氣,卻不會奪走蔬菜本身的味道。
延伸閱讀:宜蘭|在竹林古厝裡吃飯-有蟲咬物文創餐屋

冬山的茶金之旅還沒有結束,反而開啟了更多對茶的認識,與飲食、生活上的應用。未來若到日本體驗抹茶製做,便能與他們分享台灣的採茶體驗與茶食文化;下次外國朋友來到台灣,跟我說你們的tea tree不是tree時,我也能告訴他為什麼tea tree是tree但看起來像是tea bush!每趟旅行都能深化成為我人生旅途上的養分,茶金之旅也能開展成為你自己的茶旅!
最後放上客家新聞雜誌、宜蘭在地Youtuber「拍郎」的影片,大家可以對冬山茶金之旅有更多的認識。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