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行,手機沒有網路,會讓你沒有安全感嗎?

今年有越來越多朋友出國旅行,最近有朋友問我,在國外旅行時會用漫遊嗎?有沒有推薦用哪家的網卡或wifi機?

其實我沒有買過網卡或使用wifi機,手機使用預付卡至今將近八年,預付卡也沒有漫遊服務。除了在中國工作時,休假期間如果代理人無法處理我的工作,偶爾還是要回覆訊息,所以工作用的手機曾使用中國移動的漫遊方案之外,我出國不購買網路的旅行方式,已經超過九年。

延伸閱讀:為什麼我還在用手機預付卡,而且一用就用了七年?

傾聽內心的聲音,對自己許下更堅定的承諾!

出國不購買網路的樂趣

這個習慣大概是在德國交換學生時期養成的,那時候為了省錢,到別的國家旅行幾乎不使用手機網路,因此在旅途中獲得更多與人交流的時刻與樂趣。

我會到下榻的青年旅館,拿一張紙本地圖,問青旅櫃台推薦去哪些地方、吃些什麼,他們通常都很樂意回答,還會幫我在地圖上標註出來。有時候青旅裡的旅客,聽到我想去的地方,他們也想去,剛好結伴而行。我們可能只是一起走去地鐵站,或是一起到某個景點;可能只是十五分鐘,又或者兩個小時,可能交換了臉書或Whatsapp,又或者再也不見,都沒有關係,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下一站要去。

即便有手機導航,我依然是個沒方向感、會走錯路的路痴,所以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家,拿著一張地圖,走錯路也是家常便飯的事XD感覺迷路的時候,我會開口問人,有時候語言不通也沒關係,就用上各種身體語言,身體語言不通也沒關係,總是會有其他路人上前來幫忙!

丹麥景點_哥本哈根

網路的費用是我能夠負擔的,但有了這些有趣(有時有點緊張)的經驗,讓我到現在仍然延續出國不買網路的習慣。這不再只是為了省錢,也多了一些反思「我真的需要這個嗎?」,旅行途中使用網路,是為了什麼呢?

是每到一個地方就要上網打卡或發限動嗎?
還是是需要網路查找資訊、看地圖?

如果是前者,可以等到有網路的地方再發嗎?不發會怎樣嗎?做這件事是為了給自己留些紀錄,還是為了別人?

如果是後者,有什麼方式可以替代呢?

出國不購買網路的5種解決方式

過去九年,我的方式是:

1. 取得紙本地圖

在青旅或遊客中心,取得紙本地圖,除了使用它的地圖功能、閱讀上面的介紹,這也是很棒的紀念品,還有你用過它的痕跡!

2. 下載Google map離線地圖

這是目前我最常用的方式,並搭配紙本地圖使用。

3. 下載Maps.me離線地圖

數年前使用Maps.me的離線地圖,覺得比Google map離線地圖好用,但後來手機容量不夠,才沒有使用它。

2017年的波蘭旅行 開始把餐廳pin在地圖上

2017年去波蘭就是使用Maps.me

4. 開口詢問

開口詢問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地圖上沒有的訊息!還會因此跟當地人開啟對話!

5. 在住宿地點、咖啡廳等地使用免費wifi

出發前當然要做一些功課,但有些功課我會在抵達當地後才安排,在咖啡廳或旅館休息時,使用該場所提供的免費wifi(雖然公共場所的wifi可能有安全性問題),查找隔天或當天要去的景點資訊,也給旅程更多彈性的空間。

這九年我去了一些國家,用的就是這幾種方式。
那除了網路,有沒有需要用到電信通話的時刻呢?

有,的確有那種半夜獨自在羅馬搭長途火車,或凌晨三四點,獨自一人在越南搭黑的、語言又不通的可怕時刻,但那種恐懼尚未戰勝!

附上一張九年前在泰國的照片,那晚已經沒車回曼谷,在路邊攤被好心的泰國人載走,我拎著一瓶喝了幾口的啤酒,跟她女兒一起坐在機車後座,騎了數十分鐘,到另一個巴士站搭車。那晚的故事,我永生難忘呀!

但她女兒可能覺得媽媽怎麼隨便載了一個酒鬼🤣🤣🤣

在泰國遇到好心泰國人

近期文章

在臉書上找到我們

文章分類

我是黃妮達 Juanita!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幫助更多人!

也歡迎你幫我免費拍手5下,你的拍手,是我繼續產出更多創作的動力之一。

或是成為讚賞公民,化讚為賞給作者。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