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嗑瓜子,好像十分老派。
以前我對「嗑瓜子」的印象極差,忘記是哪個求學時期的老師,講到亞洲人嗑瓜子,又醜又大聲又沒形象,瓜子殼還會亂噴!老師說嗑瓜子是亞洲人的一個陋習,對瓜子的負面印象就這樣留在我腦裡。
但我現在超愛嗑瓜子!在家看電視就會來上一把瓜子!
改變這個刻板印象的,是四年前在波蘭的旅行。

嗑瓜子 比愛心
小時候的瓜子印象
吵
小時候在路邊看過婆媽叔公圍在桌邊,一邊聊天一邊嗑瓜子喝茶,通常嗓門不小,話匣子一開也是嘰哩呱啦滿吵的。大概是因為這樣,就把老師在學校說的那個負面形象,與嗑瓜子串聯起來。
以前我不買瓜子,也非常少吃瓜子,彷彿自己嗑了瓜子就會變成老人家,嗓門就會變更大!
鹹
不過小時候好奇嘛,在年貨盤上看到瓜子的身影還是想試試看,好奇那黑黑的瓜子吃起來是怎麼樣。
一吃不得了!怎麼這麼鹹!!!而且好難咬!
嗑到後來,搞得我都在吸吮瓜子殼外的醬油XD
到底為什麼會有大人喜歡嗑瓜子啊?
西方年輕人也會嗑瓜子!
直到四年前,我在波蘭Krakow旅行時,在公園裡散步時,發現有個年輕女生,左手抱著一個大大圓圓的東西,右手往那圓圓的東西抽出黑色的小東西,放進嘴裡邊走邊吃。
到底是在吃什麼呀?
其實那幾天我在波蘭的路上都有看到這個景象,直到那天在公園才有機會定睛一看。
發現那大大圓圓的東西是向日葵!!邊走邊吃黑色的小東西是葵瓜子!

我在小超市的窗戶邊當比例尺
邊走邊嗑瓜子!而且是新鮮沒有烘烤過的瓜子!
那畫面一點也不違和,有一種在陽光下野餐的自在優雅感。
後來在一家小超市看到有在販售,但每朵向日葵都好大顆,就沒下手買了,不然好想試試看!
雖然在波蘭路上只看到幾個年輕人嗑瓜子,但對瓜子的印象也從那個時候開始改觀,原來西方人也是會嗑瓜子的欸,原來吃瓜子可以這樣優雅嘛!

你看這向日葵是不是真的好大一朵
葵花子、南瓜子原來有不同口味
以前對瓜子的印象就是很黑很鹹,不然就是白色的殼沒什麼味道。長大一點後,知道瓜子有南瓜子和葵花子之分,其實就是南瓜和向日葵的種子。
今年,我媽突然買了盛香珍豐葵瓜子,才發現瓜子添加不同的香料下去烘烤,其實滿好吃的,也不會像以前的醬油瓜子那般死鹹。

瓜子殼有焦糖色
我們最喜歡的是焦糖風味和桂圓紅棗口味,以前買過奶香原味(沒有含奶),但味道感覺有點怪,我們不太喜歡。
在家看電視的時候嗑瓜子真的超過癮!但這使用人工甜味劑,所以吃多了還是會口渴或覺得膩,建議一次不要吃太多,而且要配無糖的茶或水呀!這篇文章也有提到,一天20克就好,不宜吃多。
我不知道在家嗑瓜子的我們優不優雅,不過,不含棕櫚油的零食,又多了一個啦!
下次夏秋之間去波蘭旅行,也可以仔細觀察他們有沒有在嗑瓜子呢!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