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把麵線丟在潮間帶?是配著海帶一起吃嗎?

誰把麵線丟在潮間帶啦
耶!許願成功!
上次驚呼用石花菜渣做成的海藻燈後,認識了海鳳梨與海波浪團隊,後來海鳳梨的Cathy和Steven要去海邊勘察,問我要不要跟。
當然要啊!
於是就被帶出門了!耶~

嗨!小龜!舊草嶺古道附近看見的龜山島
這天我們來到石城、大溪海邊,在這篇提到海鳳梨會選擇岩岸地形淨灘,清除岩岸與消波塊間的垃圾。我跟著他們從下圖照片中的樓梯爬下,翻越過消波塊群,抵達要觀察的潮間帶。

海鳳梨潮間帶探勘
Cathy和Steven正在收集與梳理宜蘭頭城海邊的可食地景,並記錄海邊的生物。Cathy信手捻來介紹了好幾樣海岸上的可食植物,我印象最深的是濱蘿蔔和山菠菜(又稱番杏、蕃杏),顧名思義就是長在海邊或野外,與我們平常吃的白蘿蔔和菠菜十分相似。


他們小心翼翼的在海蝕平台上探察,有許多生物在這小小的溝槽中,沒仔細看就會被忽視了!

Cathy 和 Steven 認真的在探勘潮間帶
照片裡的海葵拍起來好像很大,實際上他中間身體只有約5公分大。水裡的生物超多我都叫不出名字的,記憶點只有下圖整顆圓圓紅紅的這位-草莓海葵!






緩緩移動覓食中的海兔是我第一次看到的生物!文章開頭的那團麵線其實是海兔的卵啦~近看會密集恐懼症發作啊!!


他與陸地上的兔子一樣吃素喔,逐海藻而居,雌雄同體、異體受精並群聚交配,推薦看看下面這部影片!
海邊對台灣人來說其實很近,對海邊的生物卻覺得很遠,如果不是跟著海鳳梨來到海邊,我可能只會對著寄居蟹狂拍照而已,而腳下的貝殼對我來說就只是形狀不一樣的貝殼,但其實他們都是各自不同的生物啊!Cathy如數家珍般的跟我說到黃齒岩螺、寶螺、芋螺、XX螺、OOO螺、海膽的殼……等,我小腦袋記不起來,歡迎大家一起參加海鳳梨的潮間帶導覽啊!

對寄居蟹愛不釋手啊!看到一直拍照
潮間帶導覽也十分看天氣,太熱不行,下雨也不行。跟著海鳳梨到海邊的這天非常幸運,早上陰天、中午烈日放晴,下午四點多我們離開時才開始下雨。回程的路上我們繞去頭城老街,想來杯Hito石花凍,沒想到這天已經賣完啦!
印象中高中的時候,有東北角地質與潮間帶考察的活動,我不記得以前是否有參加過,或是有參加但沒有認真聽課XD 感謝海鳳梨帶我去重溫潮間帶戶外課,吹著海風,吃著海草餅(甚至還跟攤位老闆約好下次要去紀錄他採集石花菜),輕鬆地聽著Cathy和Steven講解,友多聞真好呀!

友多聞的Cathy與Steven
如果沒有友多聞,就來參加海鳳梨的潮間帶導覽啊XDDDDD可以私訊詢問海鳳梨(臉書連結在這),不過這也是看天氣吃飯,不一定能夠成行。
海,離我們很近,來趟宜蘭海邊,走一回潮間帶,然後到頭城衝浪,衝完就來逛逛頭城老街吧!
推薦閱讀:頭城老街純素素食地圖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