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來了!這兩個多禮拜,沒有在網站上發佈文章,是因為我去參加了大地旅人25屆樸門永續設計認證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
課程總共14天,每天從早上八點半到晚上八點。
但我每天都有擠出一些時間,在IG上發幾則限時動態;也會在FB上,寫寫當天或前一天上課的感受與反思,但只更新到Day9,Day10還在我手機記事本中,因為不敵睡意啦!有些人私訊我說,看到我分享樸門永續設計課程的部分內容,覺得很有趣,之後再慢慢把上課的這14天分享在網站上。

在大地旅人上PDC時 大家一起做的熱堆肥 Photo credit to Eric
為什麼我會參加樸門永續設計
每個人參加樸門永續設計認證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下稱PDC)的原因都不一樣,而我與樸門則有一段奇妙的緣分,我稱之為呼喚,是一種calling。
去年6月,我的朋友薇就曾經問過我要不要學習樸門,他們找了一位老師,從2020/7~2021/6,每個月來宜蘭教課兩天,為期12個月。覺得課程很扎實,有點想上,卻又擔心自己沒辦法每個月要上課的時間都在宜蘭,再加上不確定疫情如何發展,總之去年我沒有報名。
老實說當時也被35,000元的學費嚇到,我想還沒接觸過樸門的人,看到這學費一定都會躊躇不前。關於學費的問題,我下篇會提到。
7月時,沁蔡Homgoo Village的學長介紹一位德國人Henner給我,我們一起玩扯鈴和雜耍,Henner當時跟我說,他要去台東一個樸門農場實習。當時我根本不知道樸門到底是什麼、台灣有哪些樸門農場,更驚訝有農場會收外國實習生!

沁蔡Homgoo Village的學長(左一) & Henner (左三) Photo credit to 沁蔡
10月時,學長說他在準備一個計劃,可能會請樸門老師來宜蘭上課,計劃如果順利通過,會有學費減免,問我有沒有興趣到他那上樸門。(後來計劃沒有通過)
接著從年底到今年2、3月,突然不斷接收到樸門的相關訊息,包含在花蓮慈恩國際藝術村,有西班牙人在那做了香蕉圈;學長聊到他朋友也有學樸門,在他的菜園實作了一個螺旋菜畦;臉書滑到自然建築的社團,連來連去發現有個粉專叫做大地旅人,然後意外地看到大地旅人在開樸門永續設計課程;朋友特地從台北來宜蘭聽山小日子蔡山的演講(蔡山也曾上過大地旅人PDC),她找我一起去……

花蓮慈恩藝術村裡的香蕉圈
然後那幾天我停在大地旅人的報名頁面好久,每隔幾天就去看一下,也去借了兩本樸門相關的書籍來看。
雖然報名頁上說,上課的人不需要有地,但我好想要有地可以實作。雖然地主借我一小塊地,讓我種種菜,但地主間有一些爭議,我不知道可以在那種多久。
有一天,我在那塊小菜園挖了一個圓形的坑,想要試試看樸門裡的香蕉圈(但不種香蕉),圈裡要放廚餘做堆肥。邊挖邊想著,如果真的去上了課,沒有地方可以實作,不是很可惜嗎?

黃色虛線為原本挖的圈 上完課回家後發現我種的玉米(箭頭處)快被南瓜淹沒
大約過了十五分鐘,有一個阿伯跟我聊天,他說他看我這麼喜歡種菜,他有一塊地可以給我種!!!!!我欣喜若狂!覺得這是一個宇宙的呼喚啊!
宇宙在呼喚我,導引我去學習樸門永續設計;也或許是我向宇宙許願,而宇宙給了我回應。
於是我報名了大地旅人25屆樸門永續設計認證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到了台東大地旅人基地時,我才把Henner和大地旅人連結起來,而他現在也跟大地旅人合作做研究。
原來宇宙已經默默地替我安排了這些與樸門的緣分。
誰需要參加樸門永續設計
每個人!
我們這一屆有29個學生,有建築師、醫生、廚師、中醫師、嬉皮藝術家、課輔老師、三間幼兒園的校長、大學教授、工程師、心理諮商師、瑜珈老師、製造業業務、身心靈專家、自由工作者、退休國小老師、大學畢業兩年多的新鮮人等,專職農夫只有兩位。
大部分人以為樸門是一種友善耕種的農法,我之前也這樣以為,所以覺得是農夫才需要去上樸門吧!但樸門不是一種農法,而是一套用來支持人類永續生活的設計系統,所以適合每個人。
下一篇會寫到學費與課程前須要準備什麼,繼續來看看吧!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