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榮幸收到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的邀請,在一年一度的分享會中分享我的樸門實踐。今年的主題是樸式青年,從收到邀請到擬定題目,我還沒拿定主意我可以分享什麼,後來發現其他六位樸式青年已實踐樸門好多年,有些甚至是在高中就接觸樸門永續設計!
「天啊!我是最菜的欸!」去年才接觸樸門、完成樸門永續設計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 PDC)的我,心裡有點不安地想著。
一直到準備簡報內容時,我思考著為什麼我會被邀請?我有什麼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其他分享者感覺都很厲害,那我可以分享什麼呢?我一定有值得分享給大家的東西,只是我自己看不到,但這個東西又是什麼?
一邊盤點這兩年半來在做的事情,一邊思索著分享的內容,突然之間,尼采的那句話在我腦中閃過──「在這個世界上,有著一條除了你以外,別人無法走的路。」
對呀!每一位分享者走的路都不一樣,也許直率、也許迂迴,但那就是屬於每個人不同的路,我可以分享我的路!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是因為我的過去影響並造就了我的現在,所以我在簡報上加了一個標題:
「這是一場拿回生活自主權的人生實踐」
分享會的前一個月,我在網站電子報分享這個活動訊息(有興趣的人可以訂閱今天綠一點的電子報,在此頁面滑到底就可以看到訂閱欄)。
分享會的前四天,我在臉書上寫下這段話,我也想將其記錄在這裡:

這是一場拿回生活自主權的人生實踐
上個月跟網友在宜蘭見面吃飯,我們追蹤彼此也兩年多了,見面時她說,她一直很想見我。我很納悶為什麼,她說她很喜歡我分享的生活方式,可以種自己喜歡吃的菜,累了就到菜園散步走走。
其實這兩年半來,身邊很多質疑的聲音,大多數的朋友、長輩都無法理解,為什麼我要離開穩定的外商工作?為什麼不趁現在多賺一些錢?有會計師證照,為什麼不好好從事這個行業?為什麼要那麼在意永續環保,這可以賺到錢嗎?他們認為要先賺飽飽,再來想這些就好,或退休後再做這些事。
也有些朋友覺得我很有勇氣,勇敢地離開主流體制下的人生,但其實我也會害怕,也常常自我懷疑,想著如果我繼續在哪工作,現在可能多存了多少錢、離財富自由的目標又靠近了多少。這兩年半來也有不少工作邀約,特別是去年收到一份到荷蘭擔任主管的工作邀約,讓我猶豫掙扎了好久,兩年半前的我一定會立刻答應!當時婉拒的時候,心裡仍然有點不捨,卻對自己想要的工作樣貌更加透徹。
「工作,是為了什麼?」
「這個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離開了一個企業,脫下了頭銜,少了職稱,你是誰?你還剩下什麼?」
過去,我在工作中,經常問自己這些問題,問著問著就把老闆FIRE了。
而這些不安全感,從一開始的兩三個禮拜來一次,到後來一兩個月來一次,到現在能夠更堅定信念,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去年在 大地旅人樸門設計 Earth Passengers Permaculture Design 學習樸門永續設計課程(PDC)。看見慧儀和Peter老師實際在大地旅人基地裡的日常生活,還有老師們教給我們的知識與工具,讓我對追尋更理想的生活方式更有信心。上個禮拜我回到大地旅人,有種回娘家的感覺,看著第27屆PDC的結業報告,當時的感動又湧現上來了!
過去的工作經驗中,我看見許多讓地球受傷的商業行為,讓我一步一步地朝向綠色永續的方向前進,也因此決定離開穩定的工作,嘗試不同人生。這次收到 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Taiwan Permaculture Institute的邀請,將在這禮拜天4/17在桃園分享樸式青年的實踐(還好還是青年XD)。我會分享去年接觸PDC的宇宙呼喚、這兩年半的生活實踐、沒有自己的地可以怎麼做,以及離開主流社會體制下的生存之道與樸門有什麼關係。
因為開始經營今天綠一點,發現這是一場拿回生活自主權的人生實踐。這場實踐沒有輸贏,沒有終點。
「在這個世界上,有著一條除了你以外,別人無法走的路。」
去年第一天抵達都蘭準備上PDC的時候,在一間店裡的牆上看到這句尼采的話,很有感覺。
這禮拜天來聽聽七位樸式青年不同的路,不同的實踐,一起拿回自己的生活自主權吧!(其中一位是影響我去學習樸門的青年呢)
下一篇來寫寫我在桃園江湖開放工作室,參與樸門分享會的記錄。
如果對樸門永續設計有興趣,可以看看我之前寫的這兩篇: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