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講到酸梅湯,就有外婆的味道。小時候夏天很常喝,酸酸甜甜冰冰的,玩到滿頭大汗,喝一瓶酸梅湯,就覺得很爽啊!沁涼消暑又解渴啊~
小時候天真的以為,酸梅湯就是酸梅加水,所以我曾經把酸梅泡在冷開水裡,結果發現喝起來根本不是酸梅湯啊XD

這次參加樂天市場樂分紅的中秋百人試吃活動,居然超幸運地獲得田丹健康工房的九龍齋發酵酸梅湯中秋禮盒!
後來發現我爸媽之前買過的大罐瓶裝酸梅湯,就是九龍齋的,難怪看起來那麼眼熟!
而且收到酸梅湯時,我爸看外盒的紙箱,立刻跟我說這間很有名欸!
我爸是一個平常不太注意、也不會去記食物品牌的人,他那天居然還說九龍齋的酸梅湯和黑糖都很好吃!很讚!(後來才發現我家冰箱那包黑糖就是九龍齋的……難怪我媽煮某些特定甜湯,才會用那包…)

冰箱裡剩半包的九龍齋純黑糖
原來九龍齋是百年老店,始於道光年間(1850年),最著名的發酵酸梅湯是清朝年間的貴族飲品。當年經過御膳房歲月累積的技術與經驗,製做成中草養生飲品。爾後移至北京前門大柵欄街坊,專售果脯、蜜餞、養生製品及飲品等。

九龍齋是遵循古法,烘焙青梅25天,並發酵90天後備用,產品生產前須再二度發酵調配為梅發酵液。再加入水、烏梅、糖、山楂、陳皮、發酵玄米等製成,不添加色素、香料、防腐劑。
所以,發酵酸梅湯才不是酸梅加水這樣而已咧!!!

有些酸梅湯需要稀釋再喝,但九龍齋的發酵酸梅湯可以直接開瓶喝,酸甜酸甜恰到好處,不用稀釋也不會過酸過甜,也很解膩。
我喜歡拿去冰鎮,或直接加冰塊,更為沁涼。
剛好冰箱有我煮的紫蘇薄荷茶,也有半顆檸檬,於是拿來跟酸梅湯搭配看看。

上圖酸梅湯的顏色從左至右,也從深至淺,分別是原味酸梅湯>>紫蘇薄荷酸梅湯>>檸檬酸梅湯。
紫蘇薄荷茶(無糖)與酸梅湯比例為1:2,因為剛從冰箱拿出來,就沒放冰塊。紫蘇薄荷茶有點把酸梅湯的酸壓下去,取而代之的是紫蘇的特殊香氣,帶點淡淡的薄荷味。

檸檬酸梅湯則是將半顆檸檬擠出汁後,不加水但加入四五顆冰塊,再倒入酸梅湯中。喜歡酸的人應該會喜歡這味,讓酸梅湯更酸了一點,又有檸檬的清爽。
無論是原味酸梅湯,或是自己調製的紫蘇薄荷酸梅湯、檸檬酸梅湯,都難分軒輊,各有各的特色。
但我昨天在IG限動詢問大家喜歡的口味,原味酸梅湯大大勝出欸!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