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被問了一個問題//

「妳看到這個會不會覺得怎麼樣?」
(指著照片上是整鍋滷好的豬腳)

昨晚被問了這個問題後,我突然想到上上禮拜,在台南某間連鎖咖啡廳的故事。

那天早上,我坐在咖啡廳裡,挨著櫃檯的位子,專心的寫著台東池上的文章。喝著熱美式,期間去了一趟廁所,回到位子上繼續開著省電模式,在鍵盤上敲敲打打。

突然間,我聞到一股惡臭。

很臭,真的很臭,像臭水溝的味道,瞬間竄入我的鼻孔,兩個洞都充滿。

我很擔心是不是我在廁所沾到了什麼,站起來左扭右轉,審視自己一翻。

我找了至少三遍,還把上衣下擺摺起來聞一聞,我沒找到臭源,只好試著憋氣,換氣,憋氣。

忽然間,這個臭水溝味,隨著我隔壁隔壁桌把他的漢堡吃完,就結束了!

其實我不太能篤定這味道是來自漢堡,但隔天我坐在同樣的位子,又飄來同樣的臭水溝味!(到底是為何!)

這次我確信不是來自廁所,也不是我沾到什麼,因為那臭味是從店員接到電話,製做豬肉堡開始,直到來店取餐把豬肉堡拿走為止。

這味道讓我瞬間想到以前在中國,仍是無肉不歡的時候,有次午餐夾起豬肉,才剛放入嘴巴嚼兩下,我立刻吐出來。這是我第一次把食物放進嘴裡,然後吐掉不吃,因為真的太臭了!

那個臭味就跟我那兩天在咖啡廳聞到的味道一樣!

我把這件事跟我朋友說,雖然她不是蔬食者,但她說她懂我說的那個臭味!

曾經在印尼工作幾年的她說,在印尼因為宗教關係,很少賣豬肉,也很少看到、吃到豬肉,所以在印尼工作的那段期間,她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吃豬肉。她有次回台灣放假的時候,聞到豬肉,竟然也覺得很臭!

昨晚被問到這個問題,我分享了這個故事。
當然聊的不只有這個故事,也分享了這個紀錄片。

其實類似的問題,自從我開始不吃肉後,經常被問到。

「啊!我可以在妳面前吃肉嗎?」
「啊!妳可以聞到這個嗎?」(指著雞排)
「啊!我在妳面前吃這個(肉或海鮮)好像不太好意思欸!」(那你還吃!XD)
「欸,妳現在看到這個會不會有什麼感覺?」(指著餐桌上的龍蝦生魚片拼盤,或是肉攤上的雞豬魚鴨鵝)

我不排斥在我面前吃肉,也不排斥去葷素共食的餐廳,但我更希望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嘗試一餐無肉,儘管那一餐可能僅僅是跟你蔬食朋友聚會的那一餐。

老實說,我還是會覺得炸雞排很香,滷豬腳很香,牛肉麵很香,薑母鴨很香,羊肉爐很香很香。

以前就有肉食者或宗教人士對我說:
「猴~~~~~妳這樣不行喔!妳怎麼可以覺得這個香?妳定力不夠,妳修行不夠喔!」

Well…被肉食者這樣講,我覺得啼笑皆非。被宗教綁架我也覺得無奈,如果需要用宗教因素來告誡自己「我不能」吃,為何不內化成「我不」吃?

我可以覺得他們香,但我依然決定我不吃他們。
因為,不是「我不能」吃,也不是「我不想」吃,而是「我不」吃

我們永遠都有做決定的權利,而你每一次的消費,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It’s not about we can’t or we don’t want to, but we don’t eat animals.

baganhood beyond burger

圖為 BaganHood 蔬食餐酒館未來漢堡排,純植物,很香很好吃,零臭味^.<

近期文章

在臉書上找到我們

文章分類

我是黃妮達 Juanita!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幫助更多人!

也歡迎你幫我免費拍手5下,你的拍手,是我繼續產出更多創作的動力之一。

或是成為讚賞公民,化讚為賞給作者。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