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會認識樹仔下,就是跟著勝美市集,一起到樹仔下位於宜蘭員山的田區。出發前我做了一些功課,發現樹仔下是以無農藥、無肥料(有機肥料也不使用)、無除草劑的自然農法種田,除此之外,樹仔下用心經營IG與臉書,分享滿滿的農耕知識,甚至還拍影片上架到Youtube!!!
用了三個驚嘆號,是因為真的太令人佩服!
我偶爾去小菜園耕作一兩個小時,就容易累、需要休息,但樹仔下的莊庭維是全職的農夫,在兩甲大的田裡耕種黑米、香米和筊白筍之餘,居然還可以自己製做圖文、拍片、剪片解說水稻知識!這精神和體力我望塵莫及,而他精實的漢草或許也源自過去職業軍人的訓練!

農夫庭維跟我們解釋田裡有哪些雜草
哥種的不是田,是下一代的童年-樹仔下
高中考大學時,庭維有著明確的目標,一是農學院,二是軍校。好奇當時的他怎麼這麼確定未來想讀農,雖然後來去讀了軍校,最後還真的繞回農業、當起農夫?
他說其實他不是農家子弟,只是國中時的班導,跟他們聊到小時候務農的經驗,讓他想像著在農村耕種、生活的畫面,雖然自己沒有農村童年,但希望未來能帶給小孩一個有農村童年。所以高中時,他立志讀農,即使後來在軍校就讀,但寒暑假和畢業後擔任職業軍人的休假日,庭維都會回到宜蘭,主動援農並學習種植知識。

剛定植下去的筊白筍苗
這讓我想到小時候我媽也常分享她的幼時日常,鄰居農忙時,她就會幫忙帶鄰居的小孩,年紀再大一點就下田幫鄰居務農。媽媽說他們要彎腰挲草、手割稻時身體會很癢因為稻子有毛、在稻埕曬穀、要去茅廁挑糞到菜園施肥、跟阿公到山上挖竹筍等等,這些我童年都沒有經歷過,只能聽著媽媽敘述,偶爾看到台灣古早的紀錄片去勾勒當時的農村畫面,覺得很有趣!這幾年我開始接觸農業,也許就是在體驗媽媽的小時候吧!

我覺得很美的粉綠狐尾藻令很多農夫頭痛
農友協助庭維找到一塊兩分地後,他甚至開啟半農半軍的生活,持續了六個月,便決定卸甲歸田,從職業軍人成為職業農夫,從援農小幫手變成田區管理人,照顧自己的田,等於從頭到尾負責整個作物的生產與銷售。角色的轉換,要學習的事情也變得更多,他透過觀察、請教農友、上課、找資料自學等方式充實農業知識,也將知識與經驗輸出,以圖文和影片的方式整理在樹仔下的IG、臉書、Youtube上,希望可以縮短新農種稻的摸索期,更願意回鄉、回到土地上耕種。

庭維在田中央休憩的地點,也是平常拍片的地方!
援農時就接觸友善耕種的他,從來沒想過要用藥。既然想把下一代的童年種回來,就要用最自然的耕種方式-不用農藥、肥料和除草劑,甚至連有機肥料和有機資材都不使用。儘管最後產量會變少,但留給下一代的生態會更好!

福壽螺吃掉秧苗,粉綠狐尾藻霸佔稻田。樹仔下不用有機資材可用的苦茶粕消滅福壽螺,因為苦茶粕也會使蚯蚓等具黏膜的軟體動物死亡。
如果你實際到過樹仔下的田區,你可能會跟我一樣納悶:「樹仔下的樹呢?」。
他承租的田,現在沒有樹。取名「樹仔下」的靈感來自當時還在服役的他,某次放假返鄉援農後,他躺在田埂上休息,吹著微風,闔著眼就舒服地睡著了。在土地上工作,累了在大樹下乘涼休息,躺在大地的懷抱裡,與大自然一起生活的日常感,就是「樹仔下」的意象,那時的他就決定日後的品牌要取作「樹仔下」!

店家資訊
- 店家名稱:樹仔下
- 官網:樹仔下
- FB:樹仔下
- IG:@chiu_a_ka
- Juanita 建議:
- 樹仔下的米菓條是我至今吃過最喜歡的米菓製品!喜歡到主動跟農友詢問,現正開團中!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