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挖故事之前
這三間風格一致的小屋,給人一種木作老房的純樸感,這由穀倉改建的空間更帶著歲月靜好的氛圍。輕輕推動木門,脫下腳上的鞋子,赤腳感受著木地板咚咚咚的親密。嗯,地板很乾淨耶!
我們挑了一個竹蓆上的座位,席地而坐,鄰著身旁的紅磚牆與上頭挑高的橫樑,被老屋環抱的感覺舒服又愜意。原來一簞食前身是美虹廚房,現在搬到慢島生活。

其實在我「逐漸返鄉」以前,不知道原來員山深溝有一群友善耕作的小農,而這裡也吸引了不少宜蘭新住民,來到宜蘭親自農耕一起守護著宜蘭這塊好山好水好田。
而一簞食便是匯集了深溝友善耕作小農的友善與有機蔬果雜糧,再透過宜蘭囝仔闆娘子軒與老闆哲維的巧手,做出「餐桌就在產地旁」的美味蔬食料理。除了甜點是蛋奶素之外,主食皆是純素、vegan。
朋友Jeff點的飯糰餐,顏色看起來豐富極了!有微微醃漬過的紅色白蘿蔔(不是甜菜根!),煎到微軟的南瓜,還有土拉客的茂谷。飯糰有兩個口味,九層塔堅果杏鮑菇,是台灣版球狀青醬risotto;另一個口味則是混搭十年以上的白米與糙米,再敷上美虹豆腐乳,有嚼勁的清淡米飯帶出豆腐乳的傳統鹹味。我與朋友比較喜歡青醬與青松米的搭配,但另個朋友Joe看到我IG限動寫到美虹豆腐乳,立刻私訊說美虹豆腐乳超好吃!可能是因為我偏好比較不鹹的鳳梨豆腐乳吧。

我覬覦很久的牧羊人派,在馬鈴薯泥底下藏著紅扁豆泥,綿密的口感和著純素希臘沙拉中的鹽漬天然發酵紫高麗菜,還有撒上蕎麥的各式生菜與豆腐。一口泥,一口菜;一口菜,一口泥,再一小口朋友點的飯糰,不知不覺就很有飽足感!

這天不小心變成蛋奶素食者,吃了一簞食的金棗米磅蛋糕,旁邊點綴的兩朵藍紫色花很美,可惜老闆說這不能吃。現在在餐盤裡看到花兒,就會想起在加拿大魁北克那朵在vegan花椰菜濃湯上可以吃的小黃花。
推薦你看那間小黃花餐廳:坐船渡河去吃飯!魁北克聖羅倫斯河右岸的vegan餐廳Le Soixante 5

吃著吃著,Jeff指了指我身後,示意我去協助那位坐在櫃檯前用英文詢問菜單的人。是一位28歲的日本男人,辭掉工作準備來個gap year開始多國旅行,第一站就來到台灣,沒想到就遇到疫情爆發。一簞食是他的日本朋友推薦他一定要來的地方,來享受老房子和這裡簡單健康樸實的餐點!所以他特地到宜蘭火車站租腳踏車,騎到一簞食。我立刻拿手機裡的照片推薦他牧羊人派和飯糰餐,可惜這時候牧羊人派已經賣完啦!

吃完後別忘了到隔壁隔壁的深溝共同店走走,可以在這找到深溝小農的友善耕種農作物,有田文社的福壽螺相關產品(田文社社長文筆超好,每次看粉專都會笑噴)、新加坡農友Nana種的謝謝米等。
推薦你看:宜蘭|深溝共同店,在地友善小農蔬果舖

之前想安排時間採訪一簞食,後來闆娘子軒已準備生小孩,目前一簞食會先休息,預計將會在今年七月營業。
昨天跟朋友的媽媽聊到宜蘭的蔬食/素食餐廳,講起一簞食,我吞了一下口水。於是就想來寫一下。未來若能做個小採訪,我再來寫上店家的故事喲!
店家故事
耶斯!
2020年8月4日,我從羅東騎著腳踏車→搭火車→騎腳踏車,開心能夠在家鄉這樣自在地騎著單車,來到一簞食,和老闆哲維聊聊一簞食以及回鄉的歷程。
開店是為了回家
時間回到2013年,哲維和子軒當時都在台北工作,一心想回到家鄉宜蘭。雖然還不知道回宜蘭可以做什麼,但「回到宜蘭」是終極目標!
兩人最後決定辭去在台北的工作,並計畫到澳洲打工度假十個月。2014年在澳洲的這十個月,他們沒有飛到其他城市瘋狂旅行,而是在阿得雷德(Adelaide)農場所在地附近自在的旅行走走。哲維說,阿得雷德的環境跟宜蘭有點像,有平原田野,容易取得新鮮的農作;超市裡更是隨手可得有機、非基改、友善耕作的產品。工作在下午三點以前就結束了,跟在台北工作比起來,多了許多自己的時間,能好好的體驗與享受「生活」。
飛往澳洲之前,已經轉為植物飲食的哲維和子軒,在澳洲有更多的時間烹飪,料理出吃了讓身心都很舒服的食物。而且植物飲食真的不太需要處理廚餘,果皮蔬菜都可以再歸根回到土地上做為養分!

「開店是為了回家,而回家後選擇的生活方式,則是給孩子和自己最大的禮物。」
從澳洲回到宜蘭後,哲維思考著,在宜蘭是否能夠複製當時在澳洲的日子;同時也想到在台北誠品工作時,讀了許多在當時屬於非主流的書籍-蔬食、維根、發酵食物、醃漬食物、全食物等。那何不把過去學得的知識與在澳洲的生活經驗結合,把這概念融入在食物當中呢?
一簞食 簡單、健康、樸實
一簞食最初從早餐開始,用最簡單的食材,讓早餐吃的營養健康又無負擔。當時第一個口味就是醬味醋溜馬鈴薯飯糰,配上自己做的腰果燕麥奶。
對喔,你沒聽錯,2015年在宜蘭賣腰果燕麥奶!是不是超前衛!
燕麥奶在近年才因為Oatly開始為台灣人熟知,當年從澳洲回來的哲維和子軒已經把這健康植物奶的風潮帶入宜蘭啦!
2015年在宜蘭市進士路承租店面,沒有裝潢,保留原本建築的面貌。運用木棧板等可重新利用的材料與雙手,打造餐廳裡的桌椅!(聽說還有馬桶水箱蓋耶!超強!參考這篇文章)哲維說,老婆子軒以前在台北的建築師事務所工作,許多店面裝潢案子的預算都要破百萬。但他們用少於15萬的金額,一步步的建構出心目中的小店樣貌。(我在一簞食臉書上找出這張照片,溫馨的店呀!)
一個飯糰,一杯植物奶,讓客人在店裡坐下來,好好的吃早餐。這也呼應了一簞食的理念-一簞食(一顆飯糰),一瓢飲(一杯植物奶),很簡單,很樸實,很健康,也不改其樂。
客人在餐廳裡的長桌坐了下來,跟老闆夫婦和來店用餐的其他客人,一起聊天話家常。這種輕鬆自在的用餐氛圍,實現了夢想中的樣子。
堅持選擇心之所向的生活方式
2019年一簞食遷至員山深溝,雖然我沒去過之前的店址,但十分喜歡在穀倉中的一簞食。在這裡,有八成到九成的食材,是深溝當地的友善耕作小農種植的,主要向無過生活與嘟嘟配採買小農的作物。(嘟嘟是科學小農幸延養的寵物鴨子,推薦你追「嗨,我是嘟嘟」粉專~很療癒欸!讓我一度也想養鴨子幫我吃菜蟲 :D)
一簞食依照當地當令蔬果,變化菜色。甜點也將「米」這個角色融入進去,像是用米穀粉製作的米磅蛋糕、米鬆餅等。即使食物里程數很短,友善耕種食材的成本可不低啊!來這裡細細地品嚐吃在地、食當令的簡單、健康、樸實原味吧!

原本穀倉的廚房設計,是做為咖啡廳使用,不是一般餐廳的廚房設計,空間比之前店裡的廚房小,所以能發揮的料理空間有限。在創業經營至今的五年間,一簞食從單點到套餐的轉型,在稍微讓步妥協中,不斷的進步並堅持往自己嚮往的生活前進。
「挑戰嘗試心之所向的生活吧!你若有心,就會身之所往!」
藉著一簞食的故事與話語,送給想回到家鄉生活的朋友,無論是回到宜蘭或是回到你成長的家鄉。回家吧!回家的路上,或許你就會找到力量以及屬於你的方法!
店家資訊
- 店家名稱:一簞食 – 蔬食x生活
- 店家地址:264宜蘭縣員山鄉尚深路122號
- 營業時間:
- 週五至週日11:00-17:00
- 訂位:
- FB訂位
- FB: 一簞食 – 蔬食x生活
- IG:@eatdansu
- 素食分類:蛋奶素、純素、vegan
- 菜單:可能會依季節變動,可詳FB公布菜單
- 平均消費價格:NT200,菜單上未見低消要求
- 用餐氣氛:
- 友善單人用餐
- 適合2~4人聚餐
- 氣氛佳,適合三五好友吃飯聊天看老屋
- 無時間限制
- 黃妮達 Juanita建議:
- 強烈建議先訂位和訂餐,牧羊人派實在太好吃啦!
- 店內有販售賴青松的農產品,那天很想買酒耶!
- 一簞食有提供場地租借,800元/小時,若是農友租借則為600元/小時。
- 飯後就到小間書菜走走,用購買行動支持友善耕種的小農吧!
FB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