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見阿桶嬤糬的攤車,是兩年前在冬山夜市,後來在做清溝夜市的vegan、純素蔬食地圖時,再次看見阿桶嬤糬。每次看到必定會點上幾顆現捏的麻糬來吃,後來看到有抹茶麻糬,立刻手刀預訂到羅東取貨!現在的阿桶嬤糬,在冬山老街有間復古的店面,是阿嬤以前賣粿賣麻糬的位置,也有更多揉進在地風土的新口味!

延伸閱讀:

宜蘭|冬山夜市vegan蔬食地圖
宜蘭|清溝夜市vegan蔬食地圖
宜蘭 | 冬山老街vegan蔬食地圖

宜蘭冬山老街蔬食_阿桶嬤糬

阿桶嬤糬

傳承阿嬤的手藝

在我小時候,羅東街上有一個阿公仔,推著推車沿街叫賣麻糬,我都會衝出去買上一盒,這也是讓放學後趴在桌上睡著的我,跳起來擦一擦課本上的口水,迅速追上去買麻糬的動力之一XD(哎呀好懷念!)

長大後無論去哪裡,只要在路上或市場裡看到有賣草仔粿、紅龜粿、麻糬等米製品的攤位,我一定會買上一兩顆,有時甚至忍不住,付完錢立刻打開袋子邊走邊吃。

愛吃到我覺得這是代表台灣的食物之一啊!

所以以前去德國交換學生,想學怎麼做粿,做給外國同學吃,結果到現在一直還沒學XD因為當時光是找國際學生一起在小小的廚房和麵糰、擀麵皮、備料、包水餃,我們已經手忙腳亂累得歪七扭八了哈!但我現在還是很想學,誰家裡在做傳統粿或麻糬,拜託讓我跟去~~~~~

宜蘭冬山老街蔬食_阿桶嬤糬

好,還沒學就先買別人做好的!

在台灣相對容易買到麻糬和粿,但手工做的和機器包的,非常不一樣,而且每家傳統製法做出來的口感也各不相同,像阿桶嬤糬就是傳承阿嬤的手藝,有阿桶嬤的味道!

闆娘李筱瑩說小時候逢年過節是全家出動跟阿嬤一起做,有包餡的叫做粿、沾粉來吃的叫做麻糬,以前耳濡目染也會忙進忙出幫大人做粿、做麻糬;但真正全心投入學習傳承,是2018年回到宜蘭,阿嬤在旁指導教學,跟阿嬤一步一步從頭學起。(我好生羨慕啊!)

宜蘭冬山老街蔬食_阿桶嬤糬

挑戰才剛開始

但,學會阿嬤手藝後,才是挑戰的開始!

筱瑩一個人手做麻糬、接單、出攤外,尺寸也是一個問題。一開始阿桶嬤糬賣的是很大一顆的白麻糬配花生粉,銷量不是很好,阿嬤跟她說,這是過年或拜拜的時候才會買的袋裝麻糬,平常誰會買那麼一大袋啦?後來她嘗試不同大小的麻糬,抓到了最適合客人一手或一次吃的尺寸。

宜蘭冬山老街蔬食_阿桶嬤糬

包裝上闆娘也嘗試不同的材質和方式,希望盡量減塑。但純米製作的麻糬,不適合用紙袋裝,用竹葉包裹也是一個方法,不過家裡沒有種竹子(就算有種竹子,將竹葉清洗、乾燥、保存等也需要花時間),外購乾竹葉也不便宜,當市場上一顆麻糬或一粒粿的平均市價是10~25元,你願意花多少錢買一個用竹葉包裝的麻糬和粿呢?(嗯,我去年在菜市場買草仔粿的時候也想過這個問題)

宜蘭冬山老街蔬食_阿桶嬤糬_白麻糬&黑金麻糬

所以阿桶嬤糬在挑選盒子上,選擇堅挺耐用的塑膠盒,而不是容易被壓爛折碎的那種塑膠盒(相信大家都有過這種經驗,特別是用釘書針釘的那種,就算小心翼翼撕開盒子還是毀了T.T),雖然成本較高,但自己吸收成本,只希望客人可以重複利用,下次買麻糬就帶回來裝。這次參加活動拿到阿桶嬤糬的白麻糬和黑金麻糬,就是用這種盒子裝。

阿桶嬤糬也鼓勵客人自備容器,我之前在夜市買都帶容器去裝,放在自己的盒子沾花生粉或芝麻粉,也很方便呀!而且闆娘還會捏比較大顆給你!不塑之外,還得到大一點的麻糬,善待地球也善待自己,何樂不為?

宜蘭冬山老街蔬食_阿桶嬤糬_花生麻糬&芝麻麻糬

將在地風土也揉進去

其實我是會買一袋麻糬回家自己捏的人,想吃多小顆就自己搓,重點是可以沾很多次花生粉哈!可以事先預訂,阿桶嬤糬也能提供袋裝秤重的大份量麻糬,我之前買的抹茶口味麻糬就是買回家自己捏!(很好玩呀)

宜蘭冬山老街蔬食_阿桶嬤糬_抹茶麻糬
宜蘭冬山老街蔬食_阿桶嬤糬_抹茶麻糬

當然也有闆娘捏好一顆一顆的,並另外附上花生粉或芝麻粉,現在還有正福茶園的烏龍茶粉!這超好吃的!白白軟軟的麻糬,在綠綠的烏龍茶粉裡滾了一圈又一圈,沾滿茶粉的麻糬,在嘴裡先化開的是淡淡的茶香,接著是綿綿的米味,浸潤著回甘的茶味後勁,米香茶香裊裊地昇上鼻尖,頓時分不清是喝了茶還是吃了麻糬。正福茶園是以有機和自然農法耕種,無農藥、化肥和除草劑,吃起來真的不一樣!

延伸閱讀:

宜蘭|喝手搖茶飲卻沒採茶過?我在冬山正福茶園體驗製茶(上)
宜蘭|喝手搖茶飲卻沒採茶過?我在冬山正福茶園體驗製茶(中)
宜蘭|喝手搖茶飲卻沒採茶過?我在冬山正福茶園體驗製茶(下)

宜蘭冬山老街蔬食_阿桶嬤糬_正福茶園烏龍茶麻糬
宜蘭冬山老街蔬食_阿桶嬤糬_正福茶園烏龍茶麻糬

除了白麻糬,筱瑩還研發黑金麻糬(黑糯米),帶著黑糯米的香氣,吃起來口感也有點不同。阿桶嬤糬更搭配正福茶園的紅茶粉,做成紅茶米蕨餅!這個我還沒有吃過,但我上次在IG發限時動態,立刻有讀者私訊說阿桶嬤糬的米蕨餅很好吃!而之前在宜蘭冬山茶金之旅出現的烤紅茶麻糬,酥脆的表皮裹著黃豆粉,迸出另一種滋味,我寫在宜蘭|以茶為鑰尋訪冬山茶金之旅,用茶串起在地文化故事

宜蘭冬山老街蔬食_阿桶嬤糬_白麻糬&黑金麻糬

讀研究所時,教授講到很多傳統的行業都是靠老師傅的經驗與手感,沒有數據化也沒有標準作業流程,導致很多技術的失傳,也因此無法技轉由機器大量生產。的確,機械化可以大量生產,也不會有每天手作帶來身體上的職業傷害,但這種傳統手工製做揉入米糰或粿粹的口感和溫度,卻是機器永遠無法取代的!感謝願意傳承傳統技藝的人們,讓我們可以繼續吃到記憶中的古早味。

如果我們願意買一顆上百元用外國小麥做成的麵包,那是不是也能夠多支持以在地農作物製成的手工麻糬呢?

店家資訊

  • 店家名稱:阿桶嬤糬
  • 店家地址:
    冬山創始店:269宜蘭縣冬山鄉冬山路173號(冬山老街)
    羅東攤位:265宜蘭縣羅東鎮公正街265 44號(羅東夜市周邊)
  • 交通方式:兩個地點都離冬山火車站和羅東火車站滿近的,步行即可到達,也可租汽車(宜花東,甲租乙還)租機車(宜蘭/礁溪/羅東,甲租乙還)
  • 營業時間:
    • 週四至週一,依FB公告時間為主
    • 週二、三公休
  • 電話:+886-0981-713-448
  • FB:阿桶嬤糬
  • IG:@atong.mashu
  • 素食分類:葷素共食/ vegan/ 純素
  • 平均消費價格:NT10
  • 黃妮達 Juanita 建議:
    • 創始店有位子可以坐
    • 可以私訊闆娘預留,但請務必在營業時間內取貨啊!不要造成店家困擾!
    • 最近還有包仔粿,許願未來也有vegan蔬食口味的包仔粿 😀
    • 超推茶口味的麻糬,讚讚!

近期文章

在臉書上找到我們

文章分類

我是黃妮達 Juanita!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幫助更多人!

也歡迎你幫我免費拍手5下,你的拍手,是我繼續產出更多創作的動力之一。

或是成為讚賞公民,化讚為賞給作者。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