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去上了樸門永續設計課程之後,我更喜歡將廚餘做成廚餘堆肥和蚯蚓堆肥了!堆肥可將廚餘分解,變成土壤有機質,再回到大地,幫助我的菜園長得更好。(之前都在IG和FB上的限時動態分享,之後會寫成文章,真的好喜歡堆肥呀!)
但這次在丹麥朋友家,不方便做堆肥,於是將蔬果廚餘做成蔬菜高湯,讓廚餘在丟棄之前,能被物盡其用!若能夠做成高湯再拿去堆肥,更物盡其用,廚房更零廢棄!其實以前就知道這個將蔬果皮做成高湯的做法,一直沒有去做,因為用「想」的就覺得很麻煩,但實際做過後,發現很簡單啊!只要3步驟!
延伸閱讀:不只辣椒、綠蔥、地瓜葉,從廚餘裡看見植物力,在家種菜很有趣!
延伸閱讀:我終於去上了-樸門永續設計認證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 1

煮完後的蔬果皮與鍋裡的蔬菜高湯
3步驟,蔬果廚餘變高湯
3個步驟分別是:收集、冷凍、加熱!
1. 收集
只要將每餐的蔬果皮、蒂頭、根部,或是有點過熟,不想加入料理的部分,收集保留下來,像是洋蔥皮、紅蘿蔔頭、蒜頭皮、彩椒蒂頭、芹菜根、南瓜皮等。
一餐的廚餘量可能不夠,所以要先收集起來,可放在玻璃罐或塑膠袋中,然後進到下一步:冷凍。

收集並冷凍了三餐蔬果廚餘
2. 冷凍
把收集起來的蔬果生廚餘拿去冷凍,收集到一定的量時,再準備熬煮成高湯。以我和朋友兩人為例,我收集了三餐的蔬果皮,因為第三餐有南瓜皮才達成熬煮的份量。

剛從冷凍拿出來,結凍不易塞進鍋子中
3. 加熱
收集到一定份量後,就可以拿出來加熱熬煮啦!
我習慣再快速用清水沖過一次,蔬果皮稍微軟化退凍比較好塞進去鍋子裡XD加滿水,再加熱熬煮到水滾,就是一道清甜的蔬菜高湯。

用清水迅速沖過,微解凍!

輕鬆放入鍋中,放好放滿!
高湯冷卻、過濾後,可保存在玻璃罐中,冷藏保鮮並盡速食用完;或倒入冰塊盒中,冷凍起來保存。想煮碗麵,但又沒時間熬煮蔬果,就直接將高湯或高湯冰塊丟入鍋中,就可以啦!


用高湯煮西班牙燉飯真的很讚!
建議
蔬果生廚餘的收集,建議使用有機或自然農法(無農藥、化肥、除草劑)的農作物。因為大部分收集的是蔬果外皮,藥劑容易殘留在這些外層的蔬果皮上,熬煮高湯可能反而把藥劑都吃下去了。
在丹麥的一般超市,很好取得有機蔬果,而且比台灣便宜很多,像是一公斤有機紅蘿蔔大約台幣40元,所以我在丹麥,幾乎每餐都買有機食材自己煮。雖然我喜歡也提倡購買有機或自然農法食材,但我不會一昧的只購買有機食材,畢竟大家也要顧自己的荷包。台灣的有機食材價格,有時我也會買不下手(所以才要自己種呀XD)!

買在地,食當季,有機食材價格可以很親民!
建議小資族如我,可以多注意超市的有機蔬果特價品,或即期品(即期品有時只是外表過熟,稍微醜了一點,但還是可以吃),或直接跟在地的農夫購買,在荷包可接受的範圍,支持有機或自然農法農夫!希望有天台灣的有機食材價格,變得更大眾化、更親民!
FB & IG